夏季,雨水本来就有所增多,尤其是江南地区处于长时间的雨季,避免身体受湿困扰,居家保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一份心。
关键词:居家除菌
夏季,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的话,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原有的皮肤病发作。
1、衣物不要攒着洗:雨季洗衣篮或洗衣机内筒潮湿,易滋生霉菌。被汗浸湿的衣物也容易发霉。建议每次洗涤量最多占洗衣机内筒容积的70%左右;最好1-2周就用专门清洗剂给洗衣机内筒做一次消毒。
2、衣服不宜晾太密:晾太紧密,会阻碍通风,导致湿气聚集。可用空调、干衣机或烘干衣服。
3、女性的内裤要常用开水烫洗:晾后如果手感潮湿,最好用熨斗熨一下祛除湿气,阻止霉菌侵害健康。
4、卫生间保持干燥、灶台、砧板做好清洁:防止霉变。
5、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雨天莫蹚水,下雨天穿过的凉鞋,第二天最好不要继续穿,以免诱发真菌感染。
关键词:3个部位保暖
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东晓表示,在雨天,老人要尤其注意脖子、腰肾、脚踝这三个部位的保暖。
暖颈:让脖颈不露在外面。
暖腰: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除了戴腰围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不适。
暖脚:穿稍厚的袜子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建议下雨天穿稍厚的袜子,此外可以泡脚保护脚踝。
关键词:身体祛湿
阴雨天要打好“祛湿战”。专家们介绍了很多方法:
①艾灸祛湿。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吹空调或外出,不可过分贪凉,防止受湿、受寒。
可通过艾灸祛湿:对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长期施灸可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每次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对于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化湿。
②薏仁红豆粥祛湿。平时多吃点赤小豆、茯苓、冬瓜皮、薏仁、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另外,平时多吃点大蒜、马齿苋,适当吃点辣,可以防治暑湿及由此带来的腹泻。
关键词:防湿防病
雨季会令脚癣、感冒、风湿腿痛等处于高发或加重的状态,应对策略如下:
皮肤科医生建议,足癣患者如出现破溃,应设法先使创面干燥后再用霜剂,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有裂口应用软膏。建议足癣患者每天涂两次药,持续至少3-4周。切记,要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用药一周。对脚癣病菌接触的鞋袜杀菌、消毒,保持脚的干净和干燥。
防鼻塞头痛:喝生姜大枣茶 夏季雨水增多,气温波动较大,如不慎受凉或淋雨,极易引起感冒,导致鼻塞、头痛。建议多喝驱寒暖胃的生姜大枣茶,淋雨后做个姜汤也不错,生姜三到五片,水熬一刻钟即成。此外,还可常按风池(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合谷(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迎香(鼻翼两侧)这三个穴位,以祛风通络,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
防雨季风湿痛:中药泡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内科教授王莘智说,阴雨天风寒湿邪易乘虚侵袭人体,邪气流注经络肢体关节,导致出现关节、肌肉、骨骼等疼痛。建议不要贪凉,不建议睡凉席、凉床,注意关节保暖,可试试中药泡脚。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本文图片均来自“北方新报”微信公号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呼和浩特第四监狱公开开庭审理了罪犯武志忠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