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爆料称,上海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文《打碗碗花》《马鸣加的新书包》,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了“姥姥”,引起网友热议。上海教育出版社21日回应:此处修改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
“外婆”和“姥姥”含义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听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为哪般。有网友晒出7年前的教科书,证明当时《打碗碗花》中也在使用“外婆”称谓。
更有媒体贴出网友找到的截图,表示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曾回复过相关问题,其认为“姥姥”是普通话词汇,“外婆、外公”属于方言。
有媒体查阅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事后上海市教委会教研室22日发表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的声明。声明称,网络媒体引用的答复,是2017年研究室对一位读者来信反映的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与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没有关系。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44年来,贵州遵义的普通农民陈世江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演绎了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他在照顾84岁行动不便的母亲的同时,还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