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天津6月21日电21日18时7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三庚数头伏”,天文专家通报说,今年的入伏日期是7月17日,“三伏天”长达40天。
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三伏天”的长度。
据了解,“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三伏天”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保健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格外注意防暑降温,清淡饮食,及时补水,注意补充钾元素,多吃苦味食物,规律睡眠,高温时段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新闻推荐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著者:【美】凯特·阿歇尔译者:潘文杰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