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警惕锥蝽!这种虫子传播“新型艾滋病”

来源:当代生活报 2018-07-13 04:20   https://www.yybnet.net/

锥蝽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 锥蝽头部狭长似锥

7月5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刊登了一篇题为《我们需要你帮忙,找虫!找人!》的文章,呼吁当地民众捕捉一种名为锥蝽的虫子。届时,当地疾控部门将以每只8元的悬赏金,向捕虫者提供奖励。

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后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堪称“新型艾滋病”。而潜在的美洲锥虫病患者若获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这也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找虫又找人”的原因。

“新型艾滋病”

潜伏期二三十年

文章介绍道,锥蝽因头部狭长似锥而得名,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椭圆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侧缘有红或黄斑。锥蝽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吸食人血,因为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所以也被称为“接吻虫”。

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在2012年发文介绍,美洲锥虫病在临床上可引起心脏、消化道及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病死率较高。随着近年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人口流动频率增加。这一疾病也由美洲,开始向亚洲扩散。

本病的传播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患者或储存宿主→锥蝽→人的方式传播;另一是通过输血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实验室意外等情况下发生传播。目前至少有40种已知的吸血锥蝽可能造成本病传播。

此外,锥虫病的隐匿性极强,隐匿期长达20年至30年;锥虫病确诊率低,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并且到病程晚期没有特效的药物,因此,有学者甚至把它称为“新型艾滋病”。

安全送达给奖励

只为更多找人找虫

锥蝽大多藏身于墙壁或木质物件缝隙等地,比如旧木屋、花盆旁以及在农家乐的木堆旁,在夜间会外出活动。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鸡窝等处,也易于发现它们的踪影。

广州市疾控中心表示,通过此次调查,希望清晰了解锥蝽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配合相应的措施,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

而每只8元悬赏金的消息发布后,也有网友提出质疑,“捕捉的过程中万一被咬了怎么办?”甚至还有网友称,“要抓几只锥蝽,养一窝,然后要发财了。”

针对此事,广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目前广州市尚未发现锥虫病,号召市民“找虫、找人”是希望通过“找虫”掌握该病的媒介状况,为实施高效准确的防控提供依据;“找人”可以使有需要的人得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广州市南沙区疾控中心一名负责人称,自从文章发布后,已经接到多起市民电话,目前已将2只疑似“锥蝽”的虫子送到广州市疾控中心进行鉴定。

对于悬赏8元的做法和网友的质疑,这名负责人称,是为了提高市民“找虫、找人”的积极性。市民一旦发现疑似“锥蝽”的虫子,不会让他们直接去捉,而是请他们拍照,在能力范围内用矿泉水瓶或其他带盖容器装好,再联系所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工作人员会将虫子送往广州市疾控中心鉴定,确认是锥蝽后才会给予奖励。

新闻推荐

华帝股份亮出“期中考”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任荣魏彤)近日,华帝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主题为“逆市见非凡”的营销总部2018上半年总结暨下半年规划会,亮出了“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警惕锥蝽!这种虫子传播“新型艾滋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