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碎娃”张建录的30年

来源:陇东报 2018-07-18 07:5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建宗 通讯员 乔向军

“我们村这个‘碎娃\’不简单,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在环县木钵镇关营村,被村民赞不绝口的“碎娃”,就是在当地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张建录。

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长大成家就要自立门户,张建录分家那一年22岁。当时,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靠什么维持生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

为了谋生,张建录决定学做生意。但他清楚地意识到,做生意没本钱是不行的。为了赚本钱,他抽空帮亲戚杀牛。白天从集市上把牛买回后杀了,妻子负责烧煮一个晚上,煮熟后凉冷,赶天亮时又要骑着自行车运到县城去卖。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环县盛行贩甘草和挖甘草。这时,四处奔波的他又开始加入到贩卖甘草的大军中来。第一次骑着自行车去70公里外的山城贩甘草,用身上仅有的10元钱搞收购,赚了10元钱左右,这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

“有一次,在甜水堡收了几百斤甘草等待车辆运输,但这里人烟稀少,我在街道苦等了一个晚上,也没有等来一辆车。”张建录回忆说,由于当时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为了提早赶往乡镇集市,他只能半夜起来蹬着自己那辆破旧自行车去赶路,遇到风霜雨雪天气,滑倒摔伤是常有的事。后来,随着甘草市场趋于饱和,他便选择收购杏干、杏核、黄花菜等农副产品和羊绒。这一干就是30年。

2000年后,甘草和农副产品渐渐淡出了市场,张建录成了专职羊绒“贩子”,他不再奔波于他乡。河北、内蒙古、宁夏同心、镇原三岔等地的贩子都到他家上门收购,每年收入过7万元。

眼看着儿子到了结婚年龄,家里的几孔土窑洞破旧不堪,这让张建录很着急。2013年,关营村山坡洼组新建新农村时,他积极报名给自己购置了一套。

去年,新农村自来水已入户,生活用电也全面接通,绿化亮化设施好了,张建录搬进了装修一新的房子,给儿子娶了媳妇,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两件大事。

“年轻时东奔西走,生意行业啥都干过,虽然辛苦但都熬过去了,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张建录说。

如今,张建录已经52岁了,但村里的老人们还是叫他“碎娃”。

新闻推荐

九华派出所抓获一名外省逃犯

九华山讯(通讯员李罡)7月15日,九华山风景区公安局九华派出所民警在“一标三实”信息采集中成功抓获一名外省逃犯,这也是该派...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碎娃”张建录的30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