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今年90岁,过不惯城市生活,执意住在老家那三间小土屋里。母亲说:“乡下空气新鲜,老屋冬暖夏凉,院子里还可以种点菜,比城里强多了。 ”多年来,母亲不仅在小院里种了各式各样的菜,甚至还在北岭上开荒,种了两垄花生、三垄地瓜以及扁豆蚕豆红小豆之类。对母亲而言,住在村里天天可以跟街坊邻居拉拉家常,日子才算过得有滋有味。
别看母亲年已九旬,思维却相当敏捷,一点也不糊涂。老人家联想力非常丰富,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很强。手机刚兴起时,老人家悟道:“这不成了邮电局了?自己就能打电话、拍电报!”她把发短信形象地称为“拍电报”。后来有了带拍照功能的手机,老人家又说:“这不等于自己就能开照相馆了? ”现在人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网购、订餐、交费、买飞机票、买火车票无所不能,老人家更是叹为观止:“敢情这手机里还有供销社、饭店、售票厅啊?”
我告诉母亲:“手机能做的事情多着呢!比如我要给您孙子寄钱,在手机上点几下,他就收到了。”老人家啧啧称奇:“这不就是每人手里都有个小银行嘛! ”
“还可以用手机看电影、看电视剧呢。”有一次,我把她老人家喜欢的吕剧《借年》《小姑贤》《墙头记》等曲目下载到手机上给母亲看,她看得津津有味,末了又发了一通感慨道:“以前大财主家里有戏院,也不能天天看戏。如今老百姓个个手里都攥着个小戏院,想看什么就演什么,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
儿子在哈尔滨读大学的时候,还没有微信,我曾经将母亲接到我家,通过电脑让母亲跟她孙子用QQ视频聊天,老人家感到十分神奇,问道:“这比打电话贵吧?”我告诉她不花钱,随便聊。有了微信的时候,大学毕业的儿子去了外地工作,我就让母亲用微信与她孙子视频聊天,这也成了每个星期天母亲与她孙子的“必修课”。可惜母亲不识字,也玩不了智能手机。那次我跟老人家说:“妈,要不我把倒下来的手机给您用吧?”没想到老人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她说:“拉倒吧,我可不会用。就算会用,也没拉宽带。再说,要是我学会了,你和你姐姐哥哥就不会这么勤地往家跑了!”可见母亲的联想加推理能力真的不一般。
“唉,可惜你爹走得早,要是他活着,一定会用智能手机。他要是能看到今天的光景,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母亲轻声说。这话没错,父亲识文断字,在村里干了多年会计,最喜欢看电视里报道的新鲜事,哪里修高速公路,哪里架桥,他会坐在那里一看就是半天。可惜父亲2000年去世的时候还没有高铁,如果有,他必定会坐上几次过过瘾。
“他没看到的光景我都替他看了! ”母亲说,“真不知道我要是活到一百岁,还能看到什么好光景?”我赶紧说:“老妈,您就好好地活到一百岁,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 ”
新闻推荐
□江德斌15日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一则通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其组织对长春长生开展飞行检查,检查组发现,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