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媒体:社会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 各地“求监督”是个好开始

来源:北京日报 2018-08-03 19:36   https://www.yybnet.net/

最近一段时间,监督报道颇受关注——媒体曝光海南“不合理低价游”,书记省长连夜批示,查实一个办一个;生态破坏例例惊心,媒体逐个揭露,一批责任人被问责、惩处;还有省份专门要求,媒体要在舆论监督上加把劲……各地积极应对,立行立改,引来诸多点赞。

立竿见影的正效应,再次让人们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性。但正所谓“唱赞歌易、讲问题难”,整体而言,当下舆论监督面临的现实环境并不乐观。监督报道的事件本身比较复杂,拨云见日、探求真相并不轻松,而更大的难点在于人为设置的重重阻力。相当一部分监督对象仍然习惯于“闻功则喜、闻过则怒”,一听说媒体是来“监督”的,便想尽各种办法阻挠,或装聋作哑或拒之门外。敬而远之者还算“礼貌”,有些不客气的甚至“恶言恶语”“拳脚相向”,搞不好还要强力反击——“追捕”“扣押”“状告”记者。

对舆论监督的种种“排斥”行为,凸显出社会的认知偏误。“天下本无事,媒体来扰之”,在很多人眼里,舆论监督等同于负面报道,就是“挑事儿”。低价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曝光什么“黑幕”;工厂排污又不是全国独一份儿,你非要“拿我开刀”,这不是找茬吗?如此认知何其谬哉!监督报道绝不是为了制造麻烦、放大矛盾。“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问题在先,舆论在后”,那些捂着的问题客观存在,媒体监督只是扯掉那块“遮羞布”、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尤其是我国的媒体性质,决定了舆论监督不是西方式的“扒粪”,而是站在建设性立场上发现问题、敦促解决。这个意义上,弘扬真善美也好,揭露假恶丑也罢,媒体的目标是一致的。面对来帮忙的媒体,何谈“负面”,又何用提防?

忠言逆耳利于行,社会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但如前所述,两者要实现良好互动并不容易。有关部门应当厘清谬误,摆脱“鸵鸟”心态。媒体也要知道,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远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归根到底,舆论监督是为了让社会运行更有序、人民生活更美好,无论是采访报道还是分析解读,都应引导人们冷静观察、理性思考,避免流于简单的情绪宣泄或沦为点击量的奴隶。媒体的镜头、记者的笔触真正关注的,应当是人民群众的心头关切,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各地“求监督”是一个好的开始。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改革行至深水区,各种矛盾多发、问题频现,人们愈加需要也愈加期待更多的事实与判断,舆论监督的功能正在凸显。期盼全社会都能不断为舆论监督正名,让其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原标题为《 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新闻推荐

河南赵河水体污染事件:初步判定一污水处理厂直排污水所致

新华社郑州8月3日电7月27日,河南省南阳市跨镇平县、邓州市河流——赵河发生水体污染事件。记者从南阳市环境保护局获悉,初...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媒体:社会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 各地“求监督”是个好开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