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营商环境:一批务实管用改革举措落地

来源:澎湃新闻 2018-08-06 18:18   https://www.yybnet.net/

三天,72小时。这是纽仕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实行“验放分离”试点改革后,该品牌进口鲜奶从新西兰牧场挤出到抵达中国消费者餐桌所需的全部时间。由于进口鲜奶保质期一般只有十几天,因此上架速度的提高不仅为纽仕兰公司带来便利,也是中国消费者的一大喜讯。

此次进口奶检疫流程的改革试点,是上海市长宁区政府围绕“一起一事一授权”原则,为纽仕定制的操作方案。今年7月出台的“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提出,要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达成这一目标,上海各区政府正在积极行动,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已经落地。

长宁试点“验放分离”,精准监管推动贸易便利化

8月3日,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向包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内的媒体表示,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主要有“三句话”——以政务环境突破,以国际化优先为导向,以先行先试作为创新途径。在具体措施方面,长宁区优化营商环境有着八张“特色牌”。其中第一张便是深化精准监管试点,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与原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签署了《关于推动质量共治开展便利化试点合作行动计划》,对首批5家符合条件的进口企业,实行“验放分离”,大力提升通关速度。根据行动计划,在确保执法有效、风险可控和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口岸监管部门将对试点企业进口的特定产品实施“审单放行”、“进口直通”等差异化分类管理新模式。

试点之后,纽仕兰公司不再适用“逐批查验”、“先检后放”的海关传统监管模式,转而采用前置检疫,假定合格的“验放分离”新模式。根据试点方案,检查流程共包含7道关卡,自订单下达起便已开始,与鲜奶的生产、运输流程同步进行。

海关“验放分离”后,纽仕兰鲜奶的检验主体由中国、新加坡两国共同组建。纽仕兰公司董事长盛文灏向澎湃新闻表示,长宁区政府与上海海关一同专门委托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后者在国外成立公司与新西兰政府进行对接。目前,纽仕兰公司的产品同时接受中检溯源系统以及新西兰国有食品安全检测机构AsureQuality的监管,同时向两国负责。消费者在购买纽仕兰的鲜奶时,可以通过扫描瓶身上的二维码,获得该瓶鲜奶在7个检查关卡中的各项数据信息。

成为“验放改革”的首批受益者,盛文灏感慨万千。他表示,纽仕兰进口鲜奶的奶源全部来自公司买下的29家新西兰牧场,奶牛采用“六亩地一头牛”的散养方式,产出的牛奶富含叶绿素和麦草。在试点之前,纽仕兰鲜奶的上架时间一般在8天左右,而鲜奶的保质期总共只有十几天,这使得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受到打击。

试点改革后,纽仕兰鲜奶的新鲜度优势得以全面释放。其销量的增长反映在进口量的上升上:自今年1月以来,纽仕兰鲜奶的进口量从3000瓶/周增加到了3.5万瓶/周,增幅超过10倍,为全国第一。目前,排名第二的鲜奶进口商成绩尚不到1万瓶/周,而纽仕兰已预计年底进口量达到8万瓶/周。

刀刃向内的改革力度虽大,但是大幅缩短上架时间,将检疫工作交予海关以外的第三方机构,是否会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带去威胁?盛文灏表示,纽仕兰之所以能够被选择进行如此大胆的试点,与其产业链完备的特色优势密不可分。“第一我们国外有牧场,第二我们在国外有工厂。(试点)必须有源头保障,否则你到奶农收奶,品质就开始“飘”了。”

此外,监管方式改变之后,由产品监管转至企业监管。质量关不把严,纽仕兰公司会面临市场禁入的风险。盛文灏表示,如今企业“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产品质量。衡量鲜奶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是菌落数。在中国,2010年新公布的生乳标准将生乳中菌落总数指标调整为200万CFU/毫升,而纽仕兰公司的内部检查要求是2CFU/毫升,为中国标准的百分之一。“原来在海关检验产品,现在因为有了前置检验,所有不良产品在源头就被毙掉了。”盛文灏说,“所以就到达中国的产品而言,基本百分之一百保证食品标准和品质新鲜。”

贸易便利化不仅为企业带去发展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物美价廉的选项。盛文灏表示,纽仕兰鲜奶未来将坚持走优质平价的路线,“我们的策略很清晰,全球资源对接中国需求,来满足中国食品安全和消费升级的理念。”

浦东新区自我加压,四大方面跑出“自贸区速度”

“上海扩大开放100条”行动方案提出,自贸试验区的各项改革试点任务具备条件的在浦东新区范围内全面实施。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落地之处,浦东新区政府的特殊性使其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上不甘居后。

作为扩大开放的一大标志性制度,负面清单一词近段时间为人所熟知。8月3日,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陆方舟对媒体说道,“当前,我们正加快落实新版负面清单,努力形成开放新优势。”事实上,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一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诞生地,自2013年以来已经过4次修订,从最早的190条缩减到目前的45条。随着新版负面清单发布,上海自贸区也将努力配合,形成开放新优势。

日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率先在企业开办、项目开工、不动产登记、贸易通关等四个方面跑出了“自贸区速度”。其中在企业开办提速方面,要求企业设立登记由8个工作日缩减至最多2日办结,变更登记由5个工作日缩减至全部登记事项当场办结、营业执照立等可取。而在贸易通关提速方面,目前已进一步推进通关全程无纸化以及集装箱设备交接单无纸化,进口货物抵港到企业申请提箱时间压缩至0.5-1天,每年直接降低单证成本和寄送费用4亿以上。

行动方案还提出,要深入推进“照后减证”,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浦东新区开展新一批10个领域47项改革试点,目前已基本全面落地实施。同时,浦东新区还在此基础上自我加压,全面梳理了“116+47”以外的企业市场准入事项,在其中选取了36项企业关注度较高、审批频次较高的事项,加大自主改的力度。例如,在化妆品领域,目前企业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已由审批改为备案,企业办理时间从改革前3-6个月减少到3-5个工作日,大幅降低了时间成本,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1680件非特化妆品完成备案。

浦东新区的企业对证照分离改革给出了满意的评价,据今年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的企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受访企业中认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后企业办理许可证便利化程度较高以上的占比85%,对行政审批改革满意的占比92%。

今年,对照着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行动方案》,浦东新区的《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也随之发布,从经济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科技创新环境、法治保障环境四方面着手,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感受度和满意度。

今年5月,浦东新区根据市里的统一安排,正式启动了《上海自贸区条例》修订工作,并成立了修订工作领导小组和起草工作组,将力争于今年年内完成条例修订工作。

今年3月17日,上海自贸区发布了“卓越指数”。这一指数除了对营商环境的核心指标进行罗列以外,还增设了若干新指标,包括创新创业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等。其中,可持续发展指标不仅将考察环境的可持续性,还将工作是否友好、员工的培训是否充足等都作为考察的具体标志。“我们希望既要完成世界银行所明确的10个指标,同时也要自我加压,有一些特别的指标也要努力跑出自贸区速度。”陆方舟说。

陆方舟表示,按照计划,今年9月份上海自贸区成立五周年时将用卓越指标对五年以来的发展做出评价,“这个评价中我们对营商环境的要求会有更高一层的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检验让营商环境更加持续地发展和推进。”

新闻推荐

人造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问世我国开启合成生物学研究新时代

新华社记者王琳琳张泉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出与天然分子化学结构相同、有完整生物活性的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营商环境:一批务实管用改革举措落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