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市民们的出行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记者连日来采访发现,白天街头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市民明显减少,不少人更倾向于打车。7月30日10点多,在厦门前埔华林的公交站准备去会议中心酒店的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打算看公交车和出租车谁先到站,哪个先到就乘坐哪个。
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天平均都要多打两次车,花费在20元左右,一个月下来要多花五六百元。
事实上,最近一个多月,像陈先生这样的市民越来越多,打车出行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记者从滴滴司机、出租车司机处了解到,最近短途客人明显增多,“有的只有一到两公里,这是高温天气带来的显著变化”。
酷热的天气,点外卖俨然成为很多市民的日常。不少市民懒得离开空调房,就算在家也觉得做饭炒菜闷热难耐,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快餐店的送餐服务。
记者在商业广场的小吃店发现,中午坐在店里吃饭的顾客比平时少了许多,但店里的外卖提醒却响个不停,外卖小哥也时不时地出现。一家瓦罐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天气热,很多老顾客选择了外送,外卖量占了整家店生意的一半左右,生意并没有因高温天气而变差,甚至还更好一些。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小吃、快餐之外,一些水果店、饮品店在高温天气里也备受市民的欢迎。夏季消暑饮品的价格微幅上涨,据福建省物价局统计,截至7月25日,全省城市碳酸饮料(2.5L)的平均价格为6.94元/瓶,较4月初的均价有所上涨,涨幅约为1.3%。
新闻推荐
吉田拉链工会把传统集体活动“改妆”成年轻职工喜欢的模样 组建社团把职工从网游里“拉”出来 近半职工加入社团,在社团骨干的组织下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8月6日,是吉田拉链(深圳)公司(以下简称“吉田拉链”)工会舞蹈社成立1周年的日子。近期,舞蹈社社长梁娇和社员们都忙碌起来,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