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感谢贫穷”的北大女孩走红之后 拒绝与清醒 “写文章不是博关注”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8-09 02:43   https://www.yybnet.net/

王心仪

她的清醒

她知道自己不是明星,也不希望大家把她当明星一样看待。她说,《感谢贫穷》中所写的经历,更多的是过往,目前,她的家庭不愁温饱,她不是最需要被关注和关心的贫困学子。

她的拒绝

她拒绝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想让所有的爱和温暖都集中在我的身上。”

她拒绝了为商家代言。她说,仅仅因为“感谢贫穷”和北大而得到暂时的关注,并不具备为商品代言的价值,如果要去代言,那是对社会和自身的一种消费。

她的坦然

她说,“超级网红”的经历不会让她有太多变化,社会关注的热度淡去之后,她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家人没有把她视为“全家的希望”、“全村的希望”。对这家人而言,知识和做人,远比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加重要。

这些天,在河北衡水的农村老家,17岁女孩王心仪面对一拨拨访客,反复讲述“关于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应众人要求展示自己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和历年所获的奖状,也不断在媒体的摄像机前“摆拍”做家务。

一周之前,那篇《感谢贫穷》的文章让她成为了“超级网红”。随后数天,来采访的、来看望的、来慰问的,挤满狭窄的屋子,王心仪从早忙到晚,没了自己的时间。绝大多数时候,她的脸上笑容洋溢,她并不介意自己的贫穷,也不介意用袒露贫穷的方式“向社会传递某种正能量”。

偶尔她也会感到不适,尤其是面对摄像头时。她会被要求“摆拍”,她不太懂得拒绝,总是配合,但内心总感觉那不是真实的自己。

王心仪想活得真实。以理科生身份报考北大中文系,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她想去中文系,不想去那些“好找工作的热门专业”;她感谢贫穷,是因为她接受自己过往的处境,明白“贫穷”带给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她不觉得“超级网红”的经历会让她有太多变化,社会关注的热度总会淡去,她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

文章被刊发不可思议

写《感谢贫穷》不是博关注

从河北衡水枣强县县城一路往北,10余公里后,连绵的玉米地被一条条乡道分割成一个个方形。从其中一条乡道往南拐进数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北方村庄,道路横直、房舍低矮,家家户户皆有院落。

枣强镇新村,王心仪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

从县城乘出租车出发时,司机听到目的地是“新村”,遂问红星新闻记者:“你是去找那个北大女孩吗?”司机师傅和记者聊开了天:本县古时盛产红枣,因此得名“枣强”,除了枣,也不缺优秀学子,每年总有一两个孩子考上北大、清华。

“这些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数王心仪名气最大,枣强人人皆知”,司机师傅热络介绍,“听说她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太好。难得,难得。”

今年7月,王心仪收到了北大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但令她一夜走红的,是一篇《感谢贫穷》的文章。

在文章中,王心仪讲述了“关于自己、关于贫穷以及关于希望的故事”,母亲体弱多病,外公生活不能自理,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外出打零工维持。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王心仪说,贫穷让她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赋予她“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感谢贫穷》一文在网络流传,引发热议。有人感慨“寒门出贵子”,也有人认为“贫穷不值得感谢”。8月4日,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王心仪一脸平静:“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表达自己对贫穷的看法,是对过往经历的一段总结,并不是为了博取关注。”

因文章而走红,在王心仪看来其实“是个意外”。以707分的高考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后,有当地媒体约她采访,聊到自己过去的生活,王心仪把此前为准备北大自主招生而写的一篇文章发给记者,“供他参考。”没想到,这家媒体直接将文章全文刊发了出来。

这段经历令王心仪觉得不可思议。她打趣说:“只是把文章发给记者参考,都没允许他们全文刊发呢。”

不适应突然走红

“不想让爱和温暖集中在我身上”

进入8月,一拨拨访客纷至沓来。

王心仪是7月底回到老家的。高考成绩出来后,她在物理老师推荐下,到河北保定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当辅导员。提及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她很羞涩,不向人透露自己在保定挣了多少钱。她的母亲说,王心仪从小俭朴,生活、学习上的必需品,都是家里帮忙购置,她对“钱”并没有多少概念;她的舅舅说,孩子从来没有用过化妆品、护肤品。

知道自己成为了“网红”,也是在保定的时候,她的照片登上了本地报纸的封面。一大早,就有学生和家长纷纷冲她打招呼,“这不是感谢贫穷的那个北大女孩吗?”有人向她索取签名,有人跟她合影,王心仪不太适应,“怎么突然之间就像明星了一样?”她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女孩。

她知道自己不是明星,也不希望大家把她当明星一样看待。

回到家后,是更大的热闹和更多的关注。政府机构、学校、媒体、热心人士不断涌入王心仪家里狭窄的屋子,她一遍遍讲述自己的故事,也一遍一遍地说,《感谢贫穷》中所写的经历,更多的是过往,目前,她的家庭不愁温饱,生活条件比以往好多了,她不是最需要被关注和关心的贫困学子。

在王心仪家里,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屋子虽然不大,但足够一家人住,屋内陈设相对简单,没有太多家具,但两间主屋也安装了空调。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没有太多存款,尽管姐弟三人都在上学,但在母亲操持下,也勉强能够维持收支平衡。

王心仪所毕业的枣强中学,将为她颁发一笔4万元的奖学金,为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颁发奖学金是该校惯例;当地政府也为她提供部分助学金;北京大学也有相关助学政策。这令王心仪感到欣慰:有了奖学金和助学金,再加上以后勤工俭学的收入,大学阶段的开支基本能够解决,家里的负担就小得多了。

她拒绝了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不想让所有的爱和温暖都集中在我的身上。”她更盼望的是,把这份感动与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需要它们的人。

不渴望挣大钱,但明白钱重要

想让家人以后生活得好一点

王心仪很喜欢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小说《岛》,小说讲述了希腊克里特岛上的佩特基斯家族世代对抗麻风病侵袭的故事,这个家族由绝望到希望,由痛苦到光明,一步步前行、寻找,直到重获新生。

她喜欢这类在悲凉生活中寻找希望的故事,对照着自己的成长经历,会觉得有所共鸣和启发。王心仪说,她不渴望挣大钱,但也明白“钱”的重要性,她想让家人以后生活得好一点。

童年时,她穿着亲戚们送的旧衣服,远离玩具、零食和游戏。妈妈常对孩子们说,衣服不图好看,干净、保暖就行了。有一次妈妈问她:“家里日子穷,会不会觉得苦?”王心仪回答:“妈妈每天陪在我身边,这和很多小孩比,我已经很幸福了。”

村里小学只有低年级,上到三年级时,王心仪只能去乡里的学校。那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妈妈骑着车,王心仪坐在后座,弟弟坐在前面的大梁上。别人眼里近乎是“演杂技”的样子,姐弟俩坚持了三年。

王心仪还记得,当时到乡里的路很破,坑坑洼洼的,一到雨天还会积很多水。可妈妈每天接送,从不误时。“其实我们也可以在学校寄宿,一周接送一次,但乡里学校的伙食很贵。妈妈心疼正在长身体的我们,却苦了体弱的自己。”王心仪至今忘不了,有一年下大雪,雪积了一尺多厚,妈妈裹着棉袄顶着风走到学校来接他们。“看到妈妈时,她的头发、眉毛上挂满了雪花,我当时鼻子一酸,难过极了。”

王心仪不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少了什么。在《感谢贫穷》一文中,她写道:“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时偷偷玩水;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后高高的桑树,摘下紫红色的果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

她知道贫穷来给她的好与坏,她说,贫穷赋予的底色将伴随她一生,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回避不了,也摆脱不掉。

走红后拒绝为商家代言

更希望通过努力收获幸福

走红后,有商家找到王心仪,希望请她代言一些商品。王心仪认为,她从未用过那些商品,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因此统统拒绝了。她说,希望通过努力来收获幸福;自己不是什么明星,仅仅因为“感谢贫穷”和北大而得到暂时的关注,并不具备为商品代言的价值,如果要去代言,那是对社会和自身的一种消费。

8月4日,来自广东湛江的梁贵(化名)来到王心仪的家中。他说,自己有着和王心仪相似的童年经历,想来看看这个家庭。临走时,梁贵掏出一叠现金。王心仪和家人立刻推掉了,他们说自己“不需要”。

她和每一个来访的人谈论“贫穷”,并不感到羞于启齿。在她看来,“感谢贫穷”,就像感谢一个敌人、一个对手一样,“每一次克服贫困给我设置的层层障碍,总让我更加坚强。因为不是现实支撑了梦想,而是梦想支撑了现实。”

来自众人的关注,也给了王心仪不小的压力。她希望能够化压力为动力,“在大学期间,争取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她对红星新闻记者说,“超级网红”的经历不会让她有太多变化,社会关注的热度淡去之后,她会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

家人没有把她视为“全家的希望”、“全村的希望”。她的舅舅说,即使北大毕业,也未必就能当大官、挣大钱;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并不一样,对这家人而言,知识和做人,远比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加重要。

身为理科生的王心仪,报考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很多人看来不可理解,对她而言却是自然而然的。她说,她热爱古典文学。很多人建议她选择就业前景比较好的计算机、金融或者管理专业,但她的兴趣点不在那里,“在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更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王心仪说,未来想当一名老师,把所知所学所感传递给那些和她境遇相似的人。更远一些,她想成为一个随性、从容的人,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做一个真实的人,也想成为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的人,“起码比现在强一些吧?我希望我是有意义的。”

6岁的弟弟一直在院里玩闹,说着充满童真的话:“我要把白云抓下来,然后骑着白云飞到天上去,飞到月球上。”弟弟无忧无虑,不知道“贫困”是什么,也不知道姐姐考上了令人羡慕的大学;姐姐只是含着笑,看着弟弟。红星新闻记者 王剑强

新闻推荐

澳总理发表对华政策 中方表示赞赏

晨报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就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发表对华政策讲话答记者问时表示,希望澳方继续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感谢贫穷”的北大女孩走红之后 拒绝与清醒 “写文章不是博关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