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王爱科实习生李玉清
中医药学历经两千多年发展,至今仍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其间大师名医辈出,医学流派林立,学术思想流传甚广。其经典的医学理论、独特的诊疗手段、完整的中医药学体系延续至今。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中医药传承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国家提倡中医药、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呼声下,青岛这座“年轻”的国际化城市,已被划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早早地抓住了中医药发展的新契机。
中医药改革“试验区”先行
发展中医药事业,青岛已经开始行动。
“早在2016年8月份,《青岛市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同意。”市卫计委中医药处处长汪运富说,实施方案中提到,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中医药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发挥本市海洋、旅游等特色优势,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为主题,以构建政府引领统筹、卫生计生部门与其他部门双边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1+2+X”模式为主要内容,全面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
据介绍,预期用5年时间,使全市100%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做到“区(市)有中医院、镇(街道)有国医馆、村有中医人”。
此外,推进与国内高端中医药机构合作,青岛市政府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已经完成内部装修,2个泰山学者团队即将进入。引进并建立了包括8个国医大师工作室在内的56个知名中医药专家工作室。
37家医疗机构组建“中医航母”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缺乏统一标准和服务模式,中医药服务的“同质化”水平不足。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6年开始,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正式成立,成员单位涵盖了三甲医院、二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7家医疗机构。
“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就像是一个大‘医联体\’,可以将全市的中医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把不同等级医院的水平提升起来,为市民提供同质化的服务。”青岛市中医药发展集团理事长、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总院长刘宏说,打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航母编队”,可实现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统一服务标准,联合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技协作攻关。
对中医传统有所了解的市民都知道,能当得上“国医”称号的,当属中医领域的领军人物,用古话来说,必然能“精通岐黄,妙手回春”。中医要传承光大,靠的是一代一代的国医、国药大师们的薪火相传,传统国粹才能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
去海慈医院看病的细心市民们发现,海慈医院的国医馆里,新设立了国医大师工作室。“设立国医大师、名中医工作室后,国医大师和名中医不仅要来青岛坐诊为市民看病,还重在授徒并参与疑难病理的讨论。”海慈医疗集团刘宏总院长表示。
中医特色诊疗扎根开花
国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是一代代行医人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传承于岛城名中医王中孚老先生及国医大师尚德俊大师,经过刘福君、于功浩等几代中医人的不懈努力,逐渐在岛城积攒了极高的声誉。医院中医外科门诊于2000年被授予“青岛市国医示范门诊”称号,2017年,“尚德俊国医大师工作室”顺利在医院揭牌。
几十年的行医生涯所积累的宝贵财富一代代传承至今。上世纪五十年代,医院的王中孚老先生便在岛城享有盛誉,他在治疗急性乳腺炎、痄腮病等方面的独到之处让患者受益无穷。
建立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在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方面,青岛还建立了中华养生文化园、国风炎黄易医园、杏林书画院、育仁婚育文化博物馆等7个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其中,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青岛唯一的以中成药制造为主业,集研发、生产、药品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医药企业,前身是青岛中药厂,溯源于北京乐家老铺,与北京同仁堂同宗同源。
在中医药大背景下,国风药业顺应国家有关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方向,打造特色中医药文化园“炎黄易医园”,传播中医药文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国风药业专注现代中成药核心业务,同时积极向化学药物、海洋药业和保健品领域拓展。”上药国风市场总监吕英刚说,养心氏片、苦甘颗粒、快胃片、红源达等核心产品在国内市场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旗下的“宏仁堂”药店成为中华老字号。
新闻推荐
璪平从感觉考生远远没有考到预期中的分数,到大吃一惊发现作文并非考生写的,再到发现答题卡有涂改、二维码不统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