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乔
最近,南京夫子庙附近的小区里冒出多家“网红”旅馆。其中一间旅馆每个房间放八张床,客厅还摆了四五个帐篷,一百七十平方米的公寓若住满可塞进约四十人。在携程网上,这家店的评价高达4.9分,被标上了“超棒、环境不错、设计不错”等关键词。
对喜欢旅行又有短租需求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价格相对便宜的旅馆是他们的首选。一些毗邻景区的住宅有着绝佳的区位优势,不少人看中了短租的商机,把住宅改建成旅馆,并通过网络平台将其打造成“网红”。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网红”旅馆有不少是不折不扣的“黑旅馆”。根据规定,旅馆必须取得公安机关批准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还要通过消防、卫生、税务等部门审批,才能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一些“网红”旅馆不仅未取得营业执照,在登记旅客信息时,也只是简单记录身份证号码,并没有与警方的系统联网查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一边是网络平台上的 “好评如潮”,另一边是无资质、不合规的“黑店”,出现如此反差,与网络平台审核不严有关。 “网红”旅馆之所以为人所知,大多是因为借助了网络平台的宣传和推广。消费者选择旅馆,也是基于对网络平台的信任。作为服务的提供者,网络平台理应承担相应的审查准入职责,严格审核入驻商家的资质。如果发现商家存在“刷好评”、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旅客消费等行为,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同时,有必要建立退出机制,对不合法不合规的旅馆及时下架。
“黑旅馆”能披上“网红”的马甲,还与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不无关系。一方面,监管涉及卫生、工商、消防、公安等多个部门,部门之间存在分工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加大了治理难度;另一方面,违法成本太低,商家虽受到一定惩罚,但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微不足道,无法对其产生震慑作用。因此,要从法律角度明确各方责任,让各部门之间高效沟通、通力合作,从源头进行治理,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阻止“网红”旅馆继续泛滥。
安全问题马虎不得,监管切勿留下盲点。除了督促平台担起责任、建立起常态化的巡查机制之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安全警示和普法宣传,引导消费者订房时不要迷恋价格低廉,提高辨别能力和警觉意识,一旦出现问题,及时通过合法渠道申诉维权。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于文静侯雪静)据国务院扶贫办17日消息,2017年申请脱贫摘帽的中西部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中,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