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23日12时9分迎来“处暑”节气,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暑天就要结束,天气逐渐转凉。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说,“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此时节,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
气候干燥,是处暑期间显著的天气特点。人的皮肤会因此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头屑变多,嘴唇干燥,嗓子发干,民间称之为“秋燥”。
为远离“秋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此时节宜调节起居作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利于保养精气,养精蓄锐。在饮食方面,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鲜莲子、百合、菠菜、芹菜、小白菜和莲藕,同时配以适当的汤水和粥品,不但能健脾、清热、除燥,还能补养身体。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全球近视人口比例快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也越发严重,2018年6月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