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又是一年团圆时。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节即将到来,全家人围坐一起赏明月庆团圆,免不了要举杯畅饮。一年中最肥美的螃蟹,传统的中秋美食月饼更是让人大快朵颐。
市海慈医疗集团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玉春介绍,每年中秋前后,都会接诊多名因为管不住嘴,暴饮暴食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王玉春提醒,中秋佳节要把健康放在首位,要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酒,不要进食太油腻的食物,尤其是有慢性肝炎、胰腺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病史的朋友,更要节制饮食,不喝酒。
预防急性胰腺炎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超过15%
“胰腺位于人体上腹部,在胃的后方,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是最凶险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严重时可致死。 ”王玉春介绍,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市民食用月饼等油腻的食物,会促进胰酶过量分泌,胰酶排泄不通便会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继而导致肝、肾、心、脑等器官的损害,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根据患者病情可分为轻症、中度重症和重症胰腺炎,其中,轻症患者占80%左右,可在几天内恢复,重症约占20%,虽然占的比例不高,但危害很大,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需要严格监护。 ”王玉春说,由于患者早期可出现肺、心、肾等脏器的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或后期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因此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可达15%到20%。急性胰腺炎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
别把胰腺炎当成一般胃痛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出现高热、休克、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全身并发症,如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脓毒症、消化道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胰性脑病等。 ”王玉春说,相对而言,重症急性胰腺炎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重视,但胰腺炎的早期主要症状一般为腹部剧痛和恶心呕吐。而能够导致腹痛的原因很多,除了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阑尾炎、消化道溃疡、宫外孕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都会以腹痛为表现。
市民常常将上腹痛误以为是急性胃炎,觉得吃点胃药,忍一忍就过去了,却不知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胃炎疼多为绞痛,即感觉肠子像拧麻花一样,多为阵发性,同时可感到肠子咕噜咕噜地运动,而急性胰腺炎多为腹部持续、剧烈疼痛,一般是在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及大量饮酒后造成胰腺的自身消化破坏而引起。 ”
王玉春建议,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剧痛,症状剧烈,难以忍受,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数小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切勿自行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暴饮暴食和酗酒是“罪魁祸首”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如:胆石症,高脂血症,酗酒,在我国50%以上是由胆道疾病所致。因此预防胰腺炎最关键的是要管住嘴,做到莫贪杯、别暴食。“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引发急性胰腺炎的罪魁祸首,中秋假期要预防胰腺炎,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 ”王玉春建议,中秋期间市民饮食要规律,要荤素营养搭配,以清淡为主,避免进食蛋白、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避免过量饮酒,不要吃过量的干果,吃饭不要狼吞虎咽,更不要反复食用剩菜。糖尿病患者要少吃多餐。由于许多急性胰腺炎病人合并有胆道疾病,因此,防治胆道病变,特别是防治肝胆结石,显得尤为重要。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是提供支持疗法,包括液体复苏,严密监护局部和系统并发症。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重症监护治疗措施等。急性胰腺炎要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识别重症急性胰腺炎。
糖尿病患者健康过节
无糖月饼也会诱发酮症酸中毒
近年来,有患者轻信并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手段或“药物”,放弃科学公认的正规治疗方案,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甚至停用了胰岛素,更易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有些糖尿病患者中秋节吃无糖月饼几块月饼下肚,就被120救护车送到了医院。”王玉春说,无糖月饼只是不含蔗糖,仍含麦芽糖等其他糖类,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过多一样会造成血糖突然升高,甚至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厌食是酮症酸中毒早期信号之一
王玉春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是有迹可循的,一般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早期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症状加重;中期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头痛、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丙酮)的症状;后期患者因为严重失水,会出现尿量减少、眼眶下陷、皮肤黏膜干燥等症状,同时也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厥冷等症状;晚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少数患者表现为腹痛,酷似急腹症。
王玉春指出,若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加重或严重缺水、脱水的情况,应提高警惕。
如何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血糖的控制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王玉春建议糖尿病患者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饮食,饮食调节对于糖尿病人最为重要,不要暴饮暴食,必须尽量减少应酬性宴会;降糖药一定要带在身边,并准时按量应用,对于应用胰岛素的病人,不能因其他疾病出现时随意减少或中止胰岛素的治疗,应尽快找医生处理,调整胰岛素用量,最好能购置一台血糖测量仪,经常自测血糖可使降糖药应用得更准确、合理。当出现应激症状,如精神受打击或出现感染、过度疲劳、创伤、饮食不洁等,糖尿病患者要更加密切地留意血糖状态,必要时每天加测一到两次血糖。
过度劳累或长期精神紧张,可引起血糖增高,因此必须保障足够的睡眠,中午要有午休。坚持每天锻炼20分钟,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散步、慢跑、打拳、羽毛球和乒乓球等为宜。要注意限制对西瓜、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的摄入。建议在餐后两小时测血糖。如果血糖数值异常,建议马上向专业医生求助。 本版撰稿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市北区抚顺路蔬菜副食品批发市场楼顶停车场启用 500个车位缓解停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