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作业一拍,秒出答案”———, 家长发朋友圈怒斥“作业神器”

来源:今晨6点 2018-09-21 10:53   https://www.yybnet.net/

新学期伊始,如何又快又好完成作业成为家长学生热议的话题。拍下不会做的题上传到手机,就能轻松获得答案,这样的“作业神器”你家孩子在用吗?对于孩子来说,这样作业压力自然小了不少,但部分家长、老师却对学习软件变身“作业神器”感到担忧。

扫一扫题目,答案就出来了

近日,网友周先生发朋友圈怒斥多个在线作业APP:互联网难道不应就此设立禁区?这些软件运营商,请你告诉我,你的软件是否可以搜出人生答案?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刚进入小学3年级,暂时还未用上智能手机。但从今年暑期开始,身边有不少朋友吐槽孩子在家不做作业,而是依赖“作业神器”。周先生的老婆是当地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前段时间,她发现部分学生交上来的假期作业质量和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每次作业都能完成得特别好。“作为学科教师,我老婆很是无奈,这样一来,就不能真实了解是否达到训练目的,以及学生对知识是否都理解了。”周先生说,现在智能手机非常普及,孩子在宿舍、家里都能随时使用。由于不是公开使用,很多家长甚至不知道孩子是如何在完成作业。因此,不论是他身边的家长朋友还是老师,对于这种现状更多的都是愤怒和无奈。由此引发感概后,他发了这条朋友圈。

曾是辅导孩子学习“神器”

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周先生自己也下载了“作业帮”APP来辅导孩子学习。“我在给孩子辅导奥数,以前的很多知识点都模糊了,为了搞清楚再给孩子讲,我就下载了作业帮。”周先生说,在那个时候,软件上其实还不能找到完全正确的答案,但却能给出一些知识点的介绍,对家长来说其实还是有利的。“但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升级,现在只要把题目拍下来上传,就能立刻得到答案。”周先生无奈表示,学习神器变味成为作业神器,更是在近半年火起来,到现在已经能搜索出10多种类似软件。他表示,网络带来便利,也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这是不可否认的。“但网络上不健康的东西,是否应该进行监管?”在周先生看来,网络主管部门、教育部门等有关监管部门其实是可以合理控制的。对于这些在线作业软件,应该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让学生过分依赖。“不妨借鉴网络游戏实名制的做法。很多家长因文化水平受限没有辅导能力,那么学生可在家长监督下使用。如果全实名认证,明确哪个年龄阶段可以使用,就能将学生从用户群体中隔离开来。”或者,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仅限于学习课堂知识,将搜答案的过程删除,也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另外,还可以展开付费方式搜答案,由于生活费限制,相信也会减少部分学生群体。”

记者体验:一拍秒出答案,老师解惑要收费

18日,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二字,出现的搜题答疑软件多达数十种。其中,“作业帮”、“小猿搜题”等软件的下载量已经达到几十万次。在这些软件的详情页面,记者注意到,大都有这些描述字样:“作业一拍,秒出答案”、“随手一拍,答案立现”、“拍一下,就学会”。

记者下载某一款作业APP后,进行了注册,接着选择高二数学后,先是找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拍照上传后,系统果然很快给出了答案,其他软件,给出答案的速度也同样如此。接着,记者又任意找了一道“牛吃草”的数学题,不出10秒,答案和解题过程同样很快出现。但是,记者并没有很明白其中的解答思路,按照提醒,记者点击了“老师答疑”的选项,试图通过老师的解答来明白解题过程,页面随即出现许多老师,然而,必须支付相应的费用。

记者看了一下费用套餐,小学、初中阶段90分钟冲刺套餐价格在79元,高中费用相对还高一些,价格在89元,这类套餐有效期只有7天,套餐有效期越长价格越贵。记者注意到,如果不明白解题过程,还可以点击“发帖求助”,但是,也必须充值之后才能发帖。

家校调查:家长态度褒贬不一

是否赞同孩子使用这类在线作业软件?对此,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多位家长。家长蒋女士的孩子乐乐正在读小学四年级。她告诉记者,上学期间,她尽可能不让孩子多使用手机,孩子目前也没有使用这类软件,对于拍照就能出来答案的这种模式,她一听就明确反对:把孩子思考的过程都给省了,长此以往,孩子肯定对这类软件形成依赖,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不好。家长唐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儿子正在读初一,自己大学毕业后,对很多以前所学的知识点已经遗忘,尤其是英语、数学,所以此前他还花400元为儿子买过某在线作业软件的套餐。但是,因为儿子已经在校外报了线下辅导班,时间上矛盾,以致线上的课一节也没有听过,白白浪费了400元钱。他认为,课外辅导在精不在多,而线上视频教学,时间久了,很难让孩子集中精力听课,而且长时间盯着手机视频,对眼睛也是一种伤害。那么,学校使用情况如何?在重庆江北区某小学,老师对五年级两个班级的同学展开了调查,每个班级51人,分别有4—5名学生在课余使用学习软件,包括“作业100”,“小猿搜题”等。这部分孩子表示,自己都是在家长的支持下使用。其中,有4个孩子是家长在给他们讲题的过程中,也查答案进行讲解。一名同学说,自己对软件没有太多的看法,只是觉得有的作业类APP比较实用,解题思路讲得很清晰。

在重庆九龙坡区某小学,记者采访了学校负责人。他表示,由于学校明确不准孩子使用智能手机,也不建议家长在假期给孩子提供智能手机。“因此,即便是高年级,也少有机会使用到智能手机。就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暂时没有这些情况。”

专家建议

滥用成弊端应独立完成后再作参考

在重庆教科院副院长王纬虹看来,这些在线学习软件有利有弊。首先,作为现在智慧教育、信息社会的学习产品,它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对于学生来说,在家做题更方便,训练选题更海量,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选题。在上述家长谈到的弊端方面,王纬虹认为,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责任其实并非这些APP,而是使用者的态度、方法及目的。

“在以前,我们常用的书本也有很多题目,往往在最后一页附上了答案。其实,在线APP也可以看成是类似的一种形式。”对于那些学习积极主动的同学,做完题目后自己看了一下答案,再进行了对比,发现错误又重新思考,这时候答案就相当于身边老师的作用。而对那些能力稍弱、学习态度消极且主动性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没有看题,甚至为了抢时间,而直接看答案和解题过程。

那么对于这些在线作业软件,如果要用该怎么用?王纬虹认为,老师、家长首先应做好引导工作,一味切断使用不一定恰当。

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商定,要独立完成,而不是遇到困难就去看答案。鼓励孩子多思考,不论对错,在独立自主完成后再去看过程,比较错在哪里,怎么回事。

对老师来说,也是要做好引导,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提出必要要求,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里是指课余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从而克服学生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王乙竹)

新闻推荐

二孩罚款还在追

据《法制晚报》报道,日前,有网友在微博上反映江西婺源追缴2015年的二孩罚款,称其“不顾政策大局”,该消息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

相关新闻:
欠您一个中秋节2018-09-21 10:02
猜你喜欢:
门前的老树2018-09-21 10:17
评论:(“作业一拍,秒出答案”———, 家长发朋友圈怒斥“作业神器”)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