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杨陵区: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9-30 08:1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程刚通讯员贺承光

今年以来,杨陵区以建设“最干净、最文明”乡村为目标,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涌现出了一大批在乡村文明、人居环境、“一村一品”等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村子,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

乡风民风好起来

9月20日,秋高气爽。记者走进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感受新民风建设给这个昔日后进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农村红白事操办关系千家万户,管好了这个事儿,就等于减轻了群众负担。”王上村红白理事会理事长张芳梅说。

王上村党支部书记李社宏介绍,为改变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的陋习,王上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反对大操大办,并将公益事业、纠纷调解、群众诉求、产业发展等列入议事范围。

同时,王上村在移风易俗基础上,成立了道德评议协会,通过建宣传阵地、记道德档案、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新风。每年评选道德模范,由村里颁发奖状和奖品,并到获奖者家里贴牌挂匾。通过长期的宣传和道德模范的示范带动,王上村崇尚善行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人居环境美起来

“以前村子里垃圾到处都是,现在你看我家周围和街道上,垃圾分类处理,街道变得干净了,环境卫生从屋内到屋外成了大家共同关心的事情。”近日,记者在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采访时,村民张小宁提起现在的生活状况,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斜上村是五泉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获得过2014年省级文明村镇,2017年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加大绿化力度,提升人居质量,一直以来,都是斜上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强音。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改造居住环境:街道不美丽,就栽植樱花、月季、小叶女贞等花草树木,形成一街一景;门前不好看,就高标准完成门前统建;排水有问题,就改建地下管道;村民没有休闲的地方,就建设文化娱乐休闲广场。近期,斜上村又为村民制作了200米长的历史文化长廊,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从昔日尘土飞扬、环境脏乱到现在干净整洁、生机盎然,斜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村。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斜上村已然和城里的现代化小区一样,这里的群众甚至过着比城里人还方便、幸福的生活。斜上村走出了一条就地城镇化的新道路。

村民收入涨起来

“举办新集葡萄采摘节,能为村里的葡萄产业招商引资,我们的葡萄就不愁卖了。”正在给顾客装葡萄的罗小侠笑得合不拢嘴。

8月11日,第四届杨凌新集葡萄采摘节在杨陵区揉谷镇新集村葡萄产业基地拉开帷幕,吸引了周边不少游客前来游玩。在揉谷镇新集村的道路上,放眼望去人头攒动,村民们早早就把采摘的新鲜葡萄摆放在门前,供游客品尝购买。对于新集村的葡萄种植户来说,采摘节是他们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据了解,2014年9月,新集村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近年来,新集村以科学技术为指导,以发展“一村一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走科技致富之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新集村从提高葡萄品质和葡萄种苗质量入手,坚持标准化生产,每年生产优质鲜食葡萄660万公斤,葡萄育苗2000万株。目前,新集葡萄已经远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全村每人年收入约1.5万元。

同时,新集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打造集观光、采摘、体验、休闲为一体的葡萄小镇,撬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农业+旅游”转型升级。

新闻推荐

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下水

29日,我国首艘大型浮标作业船“向阳红22”在武汉正式下水。该船为3000吨级大型浮标作业船,服役后将打破目前我国在大型...

相关新闻:
留住土家乡愁2018-09-30 06:06
暖心过中秋2018-09-30 00:00
猜你喜欢:
评论:(杨陵区: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