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即将到来之际,占据中国快递市场逾半壁江山的“三通一达”,全面开启旺季价格调整策略。根据各大快递企业发布的通知,从10月1日起,各地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费普遍上调0.5元/票。
信号一:快递业淡旺季价格波动渐趋明显
“为进一步维护服务品质和提升客户满意度,经综合考量后决定,从10月1日起启动快递费用调节机制,调整全国到上海地区的快递费用。”近期,中通快递在官网上宣布。
几乎与中通前后脚,韵达、圆通、申通也在各自的内网发布了调价通知。从10月1日起,各地网点到达上海地区的快件,派费普遍上调0.5元/票。
所谓派费,是指发件网点支付给派件网点的费用,一般由发件网点付给总部,再由总部转给派件网点。派费上调,理论上属于快递公司内部结算机制的调整,但在实际情况中,仍有可能转嫁给电商卖家和消费者。
快递公司为何在十一期间调价?提价控量是主要考虑。申万宏源的报告指出,每年四季度是快递业生产旺季,但单票的盈利能力反而是最差的。以韵达为例,去年二季度的单件净利润为0.39元,到了四季度却降至0.27元。为破解“旺季流汗不赚钱”的尴尬,快递公司倾向于用价格筛选优质客户,把旺季业务量控制在最经济的区间。“从2013年开始,部分快递公司总部就在探索用调整内部费用的方式,引导加盟网点进行价格浮动。现在看,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一位“通达系”快递公司人士称。
针对“费用调上来、还会不会调下去”的问题,中通回复称:“快递企业已开始实践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动态价格机制。旺季之后的价格,将根据市场变化具体情况来制定。”
信号二:快递“价格战”并未终结
快递价格的调整,引起电商卖家和消费者广泛关注。
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的快递均价为18.6元/件,到2017年下降至12.4元/件,五年降幅达33%。今年以来,快递单价已跌破12元。可以说,中国消费者享受着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快递服务。
2017年10月,中通和韵达在行业内率先提价。到了今年,宣布派费调整的快递企业扩大到了整个“通达系”。
其实,就加盟制快递而言,从总部费用的调整,到网点价格的浮动,中间还有一个传导过程。记者咨询上海徐汇区的一家韵达网点,对方表示:“现在价格还未作调整。上海发往北京的快递,首重还是12元/千克。”相比普通散客,对快递调价更为敏感的是电商卖家。在广东、浙江义乌等竞争最激烈的区域,电商快件的价格持续走低,快递网点稍微经营不善就会滑向亏损。“旺季调价,是快递从电商卖家手中争夺定价话语权的重要手段。”物流行业专家、双壹咨询创始人龚福照说。
由此来看,每件快递涨个三五角,对普通消费者影响不大,对电商卖家来说涨幅却很明显。“尽管总部说要调价,但对电商卖家等大客户,网点还不敢轻易提价,一提就容易流失客户。”一家中通网点表示。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方玺说:“旺季的调价,并没有改变整个快递业竞争激烈的态势。比如在同城快递市场,随着大量新玩家的进入,价格还有进一步下探的空间。”
新闻推荐
□冯海宁据《羊城晚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广州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