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开放包容不等于门户大开

来源:济南日报 2018-10-11 11:31   https://www.yybnet.net/

□然 玉

近日,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开始试运行门禁系统,包括学校师生在内,进入南大鼓楼校区北园,必须要刷校园卡或者登记。校门口,学校公示了一则《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行人门禁管理办法》及相关通告,告知行人门禁系统将实行分时段管理,师生员工校园卡信息均已录入行人门禁系统。为了“校园安全”而安装“门禁”,南大此举在公立高校中虽非首例,但仍在校内外引发广泛争议。外界担心,此举在精神层面与国立大学被外界赋予的原本更应倡导的开放包容文化相背离。(10月10日 中国新闻网)

大学不该设门禁的主张,一是强调校园的社区化、市政化,呼吁高校强化服务属性,将草坪、操场、教室等资源与市民共享;二是看重高校的文化熏陶与人文宣教功能,方便进出正是让人感受大学厚重底蕴和学术氛围的前提。这些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大学是全民文化资产,某种意义上也属于公共空间,可其最优先的角色定位,从来都是从事教学、科研的专门化场所。这就注定了,各种价值的实现,必须有所排序、有所取舍。

大学能不能安装门禁,说到底还是属于其内部管理的事项,公众无权直接过多干涉。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外人以“开放包容”的名义,去否定其完善安保、维护秩序和安全的权利,并不公平。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高校自一 开始就实施的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它们并未遭遇舆论的口诛笔伐。而诸如南大等过去没有门禁如今新设门禁,却遭受了各式各样的质疑。说到底,人们厌恶的并不是门禁而是“变化”,更准确地说,则是“变化”所引发的联想。一直以来,公众对大学的开放包容精神并未有具象、直观的感知,于是乎“校门是否敞开”,倒被看成了至关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风向标。

设不设门禁,与大学开放包容与否并无直接关系。所谓开放包容,也绝不简单等同于必须门户大开、人人进出自由。但在某些高校还不够开放包容的大背景下,公众对门禁设立与否无比敏感,实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大学自我正名之后,在其真正展现开放包容的精神之后,谁还会在意有没有门禁?

新闻推荐

高青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让小额借款更方便

高青农商银行黑里寨支行积极响应助力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的政策导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实现主动营销,主动服务,有效破解...

相关新闻:
百年老街焕发光彩2018-10-11 11:31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开放包容不等于门户大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