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10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又召开儿童白血病救治管理工作视频会议。这次会议规格非同寻常。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专门对会议作出批示,高度评价儿童白血病救治工作成绩,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
陈竺是原卫生部部长,他自己也曾是一位血液科临床医生。他对白血病救治工作提出期望,既代表了中央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也代表了医学界的一种决心。
20世纪70年代末,在上海血研所原所长王振义院士的引领下,陈竺及其团队就开始思考白血病新的治疗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团队幸运地找到一个名叫全反式维甲酸的维生素A的衍生物,首创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历史,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然而临床观察发现,该方法联合化疗治疗的许多病人在几个月后出现了复发和耐药性,“单兵作战”这一策略需要调整。
当获知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庭栋教授用俗称砒霜的三氧化二砷“以毒攻毒”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时,两个团队开始合作,进一步验证和发现了砒霜的相关疗效,阐明了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理。
经过多年努力,在2000年,陈竺及其团队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合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病人的五年生存率达到90%以上。
这些成果被国内外学者的临床实验所证实,且不用化疗也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两药联用的治疗方案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该病的标准方案。
2016年,美国血液学会(ASH)赞誉这一工作是“实验室到临床转化医学概念的遗产和框架性成果”,并授予陈竺院士欧尼斯特·博特勒奖。2018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又授予陈竺院士舍贝里奖。
本版稿件综合《南方都市报》《新京报》
新闻推荐
近日,科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一块骨头碎片引起了关注,研究发现这块骨头碎片属于一个古老的混血人,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