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杏
近来,“痕迹管理”在基层被应用,召开会议时,拍下显示会议主题及名称的电子屏幕,无疑是展示该项工作的“力证”。然而,在个别地方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为凑齐多项“工作痕迹”,在会议结束时,多次更改显示屏上的会议名称,台上的电子屏瞬间变成了“跑马灯”。为保证影像资料更加真实,参会人员往往也会被留下进行“摆拍”。一场会议包含多个主题本无可厚非,但会议结束时的“一屏多用”显然是为了“留痕”。仅以会议标题的更换代替多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当看到,显示屏变为“跑马灯”,固然是浮于表面、沦为应付的形式主义作祟,但追本溯源,在“搞形式”的背后,有着基层难以纾解的无奈。这类现象虽出现在基层,但根源并非落在基层。
走进基层,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每天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基层干部被各种各样的会议“围困”,纵使想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却被“按”在会议室里动不得。面对多项工作同抓共进的要求,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困境,一些基层单位开展日常工作已是倍感吃力,再想保障各项工作“完美留痕”以应对上级则更是力不从心,于是便有了显示屏沦为“跑马灯”的无奈之举。
诚然,在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新问题新矛盾突出的当下,诸多难题急需党员干部拿出魄力、撑起担当、走在前列,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更是改革发展进程中最为坚实的中流砥柱。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的各项部署要求,都需要基层干部点对点地钻、实打实地干。但倘若基层干部的行事作风被“留痕”而不“留心”的形式主义所沾染,再有力的举措也难以在基层落地生根,再热切的期盼也只能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落空。推进基层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的动力源在基层干部的脚下,而不在“频频换台”的屏幕上。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不论情况如何复杂,作为党员干部都应时刻对各种“衍生式”的新形式主义保持警惕,用实干有为在百姓的心中留下“痕迹”。
想要根治显示屏变为“跑马灯”的新形式主义,关键是要深化基层作风建设,革新基层治理观念,让开会成为真正推动落实、解决问题的有力法宝,而不是盲目追求工作留痕的“秀场”。要让该开的、必须的会议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不该开的、冗余的会议坚决精简,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减负”。要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从“留痕管理”的束缚中脱离出来,拿出精力、放开手脚,更加踏实、自信、坚定地为基层事业稳步发展凝聚最强大的能量。
新闻推荐
早报文娱专讯“多彩亚洲,文明丝路,魅力青岛”,由中友国际艺术交流院、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亚洲美术家协会、青岛一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