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权”莫以“特”为荣

来源:澎湃特约评论员 2018-10-19 08:32   https://www.yybnet.net/

湖南株洲县渌口镇派出所几个警察将该县育红小学三年级某班27岁何姓女教师直接从教室带走,并将其关押于审讯室长达七个多小时。事情起因于班里一个女孩的迟到,该老师让她在教室前面站了几分钟。而带警察到学校带走教师的派出所副所长正是被罚站女孩的父亲。

隐匿在事件背后的不仅仅是警权边界明析与否的问题,还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观念问题。这次事件中,折射出的则是特权意识对服务意识的遮蔽、异化与解构。

在此事件中,派出所副所长显然没有分辨清自己的双重身份。作为公权力的执行者,他是人民警察,而作为女孩的父亲,他又是学生的家长。作为学生家长,赵某本应对教导其子女的老师心怀感激并予以尊重,但是他却因老师对自己的女儿几乎算不上体罚的“体罚”,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之便调动警力,将行政的特权施于何姓老师身上。

特权是一种身份、背景和权力的象征。作为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机关的公安机关,其武装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警察某种专权。然而可以有专权,却不应有特权思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对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政法的程序正义性要求法无授权不可为,老师让学生罚站几分钟的行为本无太大过错,亦没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派出所副所长赵某的行为,则是将公权力挪为私用,并使其凌驾于公民的自由权之上,以彰显其特权的“威武”与“荣耀”。

在行使公权力的过程中更应注重对公民私权利的保障,审慎行使自己的职权,而不是在特权思维的主导下,将“别人做不到的我能做到,别人抓不了的人我能抓”贯彻到底,这种特权思想则是对其应承担的义务的否定。

此外,特权思想的触手向学校的渗透与插足,亦会给教育事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同学,而是或多或少地被这种权力关系干预。如老师在对某个同学做出褒奖或批评时,奖惩的轻重程度首先考虑到的不是学生的自身因素,而是其父母的身份地位和背景。而学生在意识到这些外在的隐性优势或者劣势后,也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生的优越感或自卑感,使得或明显或模糊的等级链条就此形成。而这种特权主导下的排序思维,将会催熟学生,不利于形成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新闻推荐

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可达1000亿元以上

工信部部长苗圩18日表示,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发展并加速向各领域渗透的当下,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成共识。我国推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权”莫以“特”为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