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网络带来的便捷和困惑并存。有些领导干部喜欢上网,将上网浏览信息作为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的最直接方法,作为自己执政为民、发现并解决民生问题的试金石。也有些领导干部“谈网色变”“闻网心惊”,害怕网民投诉吐槽之累,害怕网络信息传播之快,更担心网民对自己的执政举措说三道四。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处理网络信息,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用好网络监督这面“活镜子”,积极践行网络群众路线。
有网络的地方就有群众,有群众的地方就有民意。作为领导干部,想要了解真实的网络民意,就必须自己挤时间上网,要把懂网络、用网络作为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对新近网络上出现的热点问题及时关注、理性分析。要积极拓宽网民诉求表达互动平台,铺就群众和党委政府间的“高速路”,畅通群众反映诉求的“直通车”。
网络是很好的发声平台,但又是各种观点交织、各种思想碰撞的地方,也存在过分夸大和无中生有的现象,需要仔细甄别,才能准确获得民意。对网上存在的一些负面信息既不能感情用事、视而不见,也不能一“堵”为快、一删了之,而应该冷静分析、积极应对、有效引导、妥善处理,要建立健全发现、研判、处置、回应机制。要注重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强政策引导,要采取积极主动的作为,将负面影响变成澄清事实、推动工作的正面力量。面对网民质疑,要心平气和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面对不实之说,要及时回应予以澄清。面对网民诉求,要热情主动,妥善合理予以解决。面对群众举报,要客观公正,依法依规进行核查。
新闻推荐
五颜六色的单车,和蓝天白云绿树形成鲜明反差。澎湃新闻记者袁杰图9月17日,南京市江宁区静龙山内出现“单车墓道”,1公里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