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邹学校
一、我国蔬菜产业发展
(一)产业规模大
2016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2232.80万公顷,较2007年分别增长1.29倍,年均增长率达2.6%。
2016年,全国蔬菜产量79779.71万吨,较2007年分别增长1.41倍,年均增长率达3.5%。
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563.6kg,显著高于世界平均148kg的水平。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一。
(二)出口量最大、最大顺差农产品
2016年,我国蔬菜出口量为1009.80万吨,出口额为147.20亿美元,同比增长21.3%,与2007年相比,蔬菜出口量增长23.5%,出口额增长137.0%,蔬菜出口量、额年均增长率为2.4%、10.1%。
(三)蔬菜加工稳步上升
2016年,我国蔬菜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74家,实现销售收入3736.39亿元,利润总额278.37亿元,相较于2012年,分别增长48.8%、44.6%。
蔬菜深加工的总量还是偏小,加工技术水平低,基本是都是低级、初级加工。
包装简陋,甚至多数没后包装;贮运保鲜技术落后,蔬菜贮运损耗大,产品货架期短。
(四)区域化布局已经形成
到2015年,全国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4个功能区9个重点区域。基本建成了华南冬春蔬菜区、长江中上游冬春蔬菜区、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区、黄土高原夏秋蔬菜区、海南岛冬季蔬菜区等五大蔬菜产区。“买全国,卖全国”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国蔬菜科技研究进展
(一)新品种选育
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10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二)精耕细作栽培技术
(三)一年多茬栽培技术
(四)均衡生产技术
三、蔬菜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蔬菜新功能受追捧。功能蔬菜、观赏蔬菜等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蔬菜受到市场追捧价值。
(二)品牌蔬菜得到市场认可。名牌蔬菜更加得到消费者追捧,名牌的溢价效应在市场显现,人们开始关注产品的文化价值。
(二)耐贮藏运输蔬菜消费量增加。茄果类、瓜类、根茎类蔬菜消费量增加,叶菜类消费减少,慢慢会成为奢侈品。
(三)机械化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劳动力成本上升,促使蔬菜生产轻简化、省力化,蔬菜生产向标准化、省力化方向发展;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农艺研究必须为机械化服务。要选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品种,研发适合机械化的栽培技术。
(摘自《蔬菜产业发展与科技进展》,本文有删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武茵茵通讯员韩峰涛)今年以来,经开区安监局按照“营商环境提升年”方案要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出台了局机关《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