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混吃感冒药或致某一成分过量损伤肝功,建议慎重用药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10-25 02:31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记者王爱科

又到了感冒多发的季节。作为我们平日的常见疾病,很多感冒患者为避免排队就诊的苦恼,就凭经验自己到药房拿药。可最近有媒体报道,南京一位27岁的年轻人因为混吃过量感冒药,疑似因此引起了肝功能衰竭,去医院就诊后却不治身亡。

我们身边常见的感冒药怎会有如此巨大的副作用?感冒药到底该怎么吃?本期为您揭开“谜底”。

A小伙因混吃感冒药身亡

据央视新闻曾报道,今年3月12日,27岁的在校研究生小张来到江苏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就诊。小张告诉医生,自己因为感冒,已经高热7天,腹泻5天。随后的血常规报告显示,病人白细胞和血小板大量减少,门诊医生建议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医生发现,小张的心率极快,缺氧、呼吸衰竭。进一步检查证实,小张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就在检查的过程中,小张出现了休克症状,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尽管医生给小张输了大量的血浆还有冷沉淀血小板,去纠正他的凝血功能异常,很快也上了血透,但因为小张的肾功能不行,没有尿,尿出来都是出血的酱油色。48小时后,由于病情严重,小张被转诊到南京中大医院重症监护团队继续救治,通过血液病原检测确诊小张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这种病毒是导致人体出现感冒症状的众多常见病毒之一。医护人员很快为小张找到了供肝,但因为肝功能严重衰竭,还没来得及换肝,小张就停止了呼吸。从入院到最后离世,仅仅只有7天时间。

B两类感冒应该区别对待

作为一种常见病,感冒用药当中,是否真的存在这么大的风险?

“因乱用感冒药而致死,是少见的案例。”市立医院东院呼吸二科韩伟主任说,感冒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普通感冒,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流鼻涕、眼泪等症状。“这类感冒是上呼吸道一般的病毒引起来的,无论吃不吃药,历经5到7天即会好转,我们主张无需用药。”韩伟主任说,病人如果有明显症状,可以对症使用复方类药品;但这类药物属于OTC药物,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安全的。

另一种不是普通感冒,只是出现感冒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当成普通感冒对待,可能实际上属于甲型或者乙型流感,是病毒性肺炎或者其他感染类疾病的早期,只是表现为感冒或者流感类症状。

“像这种情况,主要的鉴别点在于,流感伴有全身酸痛的症状,会引发肺炎或者憋气,这种情况主张病人尽早到医院诊治,通过做一些检查来排除对肺部以及其他脏器的影响。”韩伟主任说,我们不主张普通感冒患者来医院排队或扎堆买药,但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老人孩子,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比如说原来身体状况就不是太好的,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其实是担心就是病毒性感冒导致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所以还是建议免疫力低下的,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者孩子尽早求医。”韩伟主任说。

C复方制剂应看好说明书

韩伟主任提醒,由于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倘若叠加服用或许会导致某一成分的过量对肝肾功能产生负担,所以吃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什么是复方制剂?

据介绍,复方制剂是相对单方药物而言的概念,几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混合而成的制剂。“与单方药物相比,复方制剂具有改善服用药品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用药费用等优点,但也存在不符合个体化治疗理念、不利于调整药物剂量等缺点。”韩伟主任说,“复方”指几种不同类别的药物混合而成的制剂,其后的药名是指处方中的主药。

韩伟主任提到,在日常接诊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些年轻人或者老人乱用复方制剂,包括中药在内,从而导致药物相关性损害。“比如说肾脏科前段时间出现过几个肾衰的病人,都是跟药物使用有关系。”韩伟说,这些药物使用包括两部分,一是药物本身就有副作用,使用时剂量过大,超过说明书规定用量用药,或者本身吃的药物已经含有了某类成分,又去找了另外一种药物,但这两种药物之间含有相同的成分,导致药物过量。

值得担忧的是,市立医院的医生们曾对高校的医学生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七成以上的学生都曾表示,吃感冒药的时候,真的从来没有看过说明书,也没有在意过里面的成分。

D基础疾病患者慎重用药

南京发生的因乱用药致死案例中,医生分析,小张本身就有脂肪肝,肝功能弱于常人,大量退烧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肝损伤。在寻找肝功能衰竭原因时,发现她吃过很多种感冒药,且不按时吃。比如,对乙酰氨基酚两次口服的间隔要拉开4~6个小时,但患者烧得着急,就这会儿吃两颗,隔一会儿再吃一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过量或混吃感冒药致死的案例,以前也曾发生过。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因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退热,对胃肠道刺激性小,被广泛应用于感冒的辅助治疗,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的成分,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韩伟主任说,近年来,涉及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如果超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存在肝损害、甚至衰竭的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感冒很常见,但很多人对感冒药的认识却严重不足,感冒药和不少中成药里普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用药,很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这时如果患者有肝脏基础疾病,就会危及健康。

此外,容易过敏的,本身是过敏体质的病人;以前吃药出现过肝功能异常的病人,说明本身肝功能比较脆弱的;这两类群体在感冒后,也应该谨慎用药。

E抗生素易买但不应滥用

抗生素药物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也是当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素能够治疗大多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的疾病。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但现在很大的问题是,抗生素类药物买起来很方便,病人往往买来乱用,而抗生素类药合起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有并发症。”韩伟主任说,比如莫西沙星,是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但对有心脏疾病的群体,会引起心率失常,有致命风险;另外,本身对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该谨慎用药。

据介绍,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对广泛,但临床医生在对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必须对抗生素进行合理选择,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比如:患者有感冒的症状,那么医生就应该采用广谱抗生素。此外,在使用抗生素时,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而使得用药剂量太小或者是疗程不足,症状刚消失或刚改善就过早地停药,有的时候则因为医师或者患者希望尽快地稳定病情,而使得用药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而容易引发二重感染。

相关链接:

临床常见抗感冒药使用情况、成分及药理特征

临床数据表明,临床常见的抗感冒药包括以下几种,临床使用的这些抗感冒药基本作用一般包括解热镇痛、收缩血管、中枢性镇咳、中枢兴奋、抗病毒等。

新康泰克(复方盐酸伪麻黄碱),临床用药率为71.9%,该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伪麻黄碱、氯苯那敏和非那西丁;

日夜百服咛(日片),临床用药率为72.8%,该药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泰诺(酚麻美敏),临床用药率为82.6%。该药的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盐酸伪麻黄碱和氢溴酸右美沙芬;

日夜百服咛(夜片),临床用药率为60.2%。该药的主要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氯苯那敏、盐酸伪麻黄碱以及氢溴酸右美沙芬。

新闻推荐

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上接第一版)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大桥建成通车,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混吃感冒药或致某一成分过量损伤肝功,建议慎重用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