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2日电(记者 丁雅雯)江西省会昌县的竹荪,河北省张北县的藜麦、土豆,吉林省伊春市的菌菇、木耳……一批特色有机农产品亮相第二届 (义务)全球社交电子商务大会。
在21日-25日于浙江省义乌市举办的第二届(义务)全球社交电子商务大会上,参展企业告诉记者,他们近几年“主抓”绿色产品的生产,一方面吸纳农户,将分散的小农种植引入规模化生产轨道;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品牌,扩大销路。
江西省律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云富告诉记者,他从事竹荪种植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里,他坚持不使用农药、除草剂。他的心愿是将“竹姑娘”品牌打造成耳熟能详的绿色品牌。目前,企业集中闲散贫困户劳动力就业70多人,吸收贫困户参与分红54户。
河北省张北县副县长孟德良告诉记者,为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品牌化,张北县成立县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制定标准,将符合标准的农产品纳入公共品牌,统一对外销售。此外,张北县政府坚持在有订单的基础上再推广种植。“我们今年推广种植了1万亩的藜麦,约7000亩都是提前找好订单的。”孟德良说。
有了高品质的农产品,还需要有销路。与会专家表示,借助电子商务,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宣传,打破农产品小半径的销售模式。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社交电商专委会主任姚广辉说,产品销路是农民致富的“抓手”。只有销出去才能推动产业升级、品质品牌,才能推动农民种植和养殖的积极性。他建议乡镇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来推广品牌,扩大销路。
中国农产品电商研究院院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说,通过电子商务市场形成大量的订单集合体,农民按照订单种植、养殖、加工相应的品种、数量,按照一定的时间供应给市场,能够避免盲种,并倒逼规模化生产。
新闻推荐
□王林李倩近日,重庆一对新人结婚,新娘小徐公司的同事合伙送礼1314元,寓意“一生一世”,并派出两个代表参加婚宴。但是,小徐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