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冯晓玲 陈霞)清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三坪农场六连职工卢新梅和往常一样,与连队3名职工一起赶往新疆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的酸奶生产车间上班。据她介绍,陆续还将有15名三坪农场农闲职工进入公司冰激凌生产车间工作。
“我们农忙时种大棚,农闲时到附近公司上班,赚的是双份钱,一个农闲季节下来收入可达上万元。”卢新梅对记者说。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后,卢新梅家承包了10个大棚,种上了西红柿。2018年,卢新梅精心管理,市场行情也好,取得了大丰收。“今年西红柿价格好,一个大棚就有2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农闲打工的这份收入,今年光景好着嘞!”卢新梅笑着说。
“干活的地方离家也近,不仅能挣钱,也能照顾孩子上学。”卢新梅说,“过去农闲这几个月就是闲着,现在是种完地就去打工,过年就计划在家休息一个星期。”
和卢新梅一样,八连职工邹培胜也走出了家门,在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做起了水果批发生意,一个月收入近4000元。
看着周围的职工在农闲时不忘打工有了不错的收入,五连职工周开新也在乌鲁木齐市北方钢铁物流园找到了保安的工作,一个月收入有2700元。
“农闲了,人不能闲着,几个月下来收入过万元,可以很大程度上补贴家用和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五连职工王兴贵说,他去年种植的27亩酒葡萄喜获丰收,纯收入有10万元,闲不住的他从2018年11月起又在家门口的物业公司做起了安保工作。
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推开后,职工群众的思想更活了,主动增收的意识更强了。农闲时节,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增收。为了支持职工群众多途径增收致富,连队“两委”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大家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这一年在生产中,始终有‘两委’成员在我们身边。”卢新梅回忆说,年初春播时,连队“两委”班子主动帮助她联系购买种子、地膜、滴灌带等生产资料。田间管理时,主动去地里对她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并帮她协调劳力,确保西红柿及时浇水施肥。到了秋收,又帮她联系拉运车辆,联系销路,确保西红柿及时采收。
十二师三坪农场六连连长吕志杰说:“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好每一个职工群众,不管大家有什么困难和诉求,我们都要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连队的工作才能越干越好。”
新闻推荐
据报道,1月23日台湾知名作家林清玄逝世,享年65岁。林清玄,中国台湾高雄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其文章《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