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腊月年关,正是“四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时段,也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工作的关键节点。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老师应当旗帜鲜明地表态:今年过年不收“礼”,不仅今年不收,将来也不收。这是由教师工作职业属性、师德师风、新民风建设的共同要求所决定,也是新时代教师提升自我素养、廉洁自律和四个“意识”的有力抓手。
首先是教师职业属性的要求。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把“天、地、君、亲、师”并列起来,认为教师的地位仅次于父母。而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更是提出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主张,主张老师应该得到和自己父母一样的尊重。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获得这样尊重地位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备应有的素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工作,德育为先,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或多或少、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只有老师做得正、行得端,才能保证孩子们从小树立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好品行。
其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其中,廉洁自律、公平诚信等条目赫然在列,这说明教师的行为规范已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假期中有偿家教或补课、校外机构兼职、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系列有悖廉洁从教原则的行为,都是纪检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所不能容忍的。其深层原因在于上述活动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打乱了教师工作的正常节奏,左右了教师公平教书的心态,是滋生教育腐败问题的源头。
第三是新民风建设的要求。2017年以来,全市正式开启了以“诚孝俭勤和”为主题的新民风建设。过年收礼,同样和新民风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有违党纪国法的。新民风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人情送礼,阻断靠人情、靠关系来办事的不良风气。而教师更是如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若接受送礼,无异于污染“自我灵魂”,久而久之,公平诚信原则形同虚设,教育成了攫取利益的工具,而非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的途径了。因此,不仅领导干部过年不该收“礼”,教师也不能收“礼”。
新闻推荐
于漪(中)向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的学生们赠阅自己编写的新书——爱国文学精品读本《我爱你,中国》(2009年9月4日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