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民主生活会相继开始了,各单位都到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征求对班子及成员意见。从回收的《征求意见表》上看,绝大多数都是填写一个“无”字。
面对“无”字,工作人员感到轻松,因为汇总意见简单,领导也感到高兴,认为自己工作做得完美。我却是“无”中生“有”,察觉到“无”字背后的隐忧。
“无”就是最大的“有”。常言道:没有意见就是最大的意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也是常人,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有意见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同样,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如果真正开展了创新工作,推进一系列改革,势必出现一些偏差和不足。然而,明明知道领导及班子成员有一些错误,群众却是“无”意见,这不是幽默地开玩笑,而是一种讽刺。以讲“反话”方式,传达“无”就是最大的“有”的信息。
“无”就是最大的“无奈”。“无”意见,首先是无用。以前的很多次,有人把意见写进去了,但没有引起领导重视,没有得到答复或改进。这些意见,只是作为会议材料,在书面上存档而已。“无”意见,其次是担心。有人认为写了意见后担心得罪领导,害怕遭到打击报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还是不提的好。“无”意见,其实是无奈。意见表里不能写“好话”,表格又不能“交白卷”。有意见不敢提,这是一种无奈。
意见表里“无”意见危害很大。第一,推卸责任。这是对领导和同志不负责任的行为,改革开放本来是一项创新工作,在摸索中进行,会出现各种错误,不直接提出来,就是怂恿和包庇错误。任由错误延续,害人又害己。第二,破坏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改进。没有意见的民主生活会,是无效的会议。征求不到意见和建议,民主生活会就没有必要召开。第三,诱发形式主义。作为征求对象,干部写“无”意见,这是敷衍态度,是作风不实的表现,是搞表面文章,忽悠和应付会议,使会议流于形式。
必须整治意见表里“无”意见现象。首先,每位干部、每位群众要认真对待征求意见工作,本着对同志负责、对领导负责的态度,关爱领导和同志的目的,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诚恳地帮助同志找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其次,班子及领导成员要高度重视,对征求到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群众一个答复,一个整改措施和结果,让征求意见工作成为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团结,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提高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服务能力,这才是该有的正确态度。
新闻推荐
经过中国公安机关与外交部门不懈努力,在阿联酋执法部门积极协助下,1月18日,由公安部国际合作局牵头组成和山西公安机关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