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2019年“最佳态度”书单 “不要只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样的说教,我们听过太多!一辈子其实很短,而阅读的路却很长。读书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如果不爱上一本书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9-01-28 15:48   https://www.yybnet.net/

因为爱,所以阅读

NO

1

《人类帝国的覆灭:

一个机器人的回忆录》

作者:常博逸、弗朗索瓦·罗什/译者:蔡愫颖

当今,“人工智能”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我们是否真正地了解这个快速改变我们生活的“伴侣”?对此,罗兰贝格全球CEO常博逸的《人类帝国的覆灭》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在书里,他以一个2038年机器人的视角,用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及应用历史和发展的全貌,并预测了未来走向,为我们跟上时代提供价值参考。作者独特的文学写作和想象,让我们在轻松阅读中了解整个AI简史。

书摘:作为一台机器,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新文明将会引发的动荡。我应该明白,其实这个新文明逐渐将人类推向了一个完全丧失人性的世界。古代的主奴之分再次出现,一边是大量年老贫穷的失业人口,他们生活在远离大型经济中心的地方,另一边是由机器社会塑造的精英。我们回到了一个像中世纪一样的“等级”社会,人类处于这个社会的底层,听命于机器贵族。人类别无选择:要么臣服于我们的新帝国,机器帝国,要么就消失。

NO

2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作者:白先勇

本书主要收录了白先勇谈文学和艺术活动的文章。在书里,他畅谈小说的创作经验、昆曲的美学价值、文化经典的保存与流传,以及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中国文化与文艺传统,唤醒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书摘:文学或许不能帮助一个国家的工业或商业发展,但文学是有用的,它是一种情感教育。想做一个完整的人,文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你的美感,对人生的看法,对人的认识,它在这方面的贡献最大,不是别的东西所能替代。音乐比较抽象,而文学却很实在,它对人生更为接近。

NO

3

《草叶手帖》

作者:沈继光

《草叶手帖》是摄影家沈继光用相机和文字创作草叶标本的142个生命故事,也记录了他从青年到暮年的读与思、艺术探寻与精神行旅。本书采用裸脊锁线装订,以还原草叶的天然之情,带领我们穿越都市丛林,亲近自然,享受极简诗意生活。

书摘:历史告诉过我们,人类比草叶晚生了几个纪年,从儿时学步到现在,一直受到草叶花木的关照哺育。她们提供着清透的空气,充盈在每个角落,让我们尽情呼吸;她们捧出丰硕的水果和粮食,让我们解渴解饥;她们献出参天的树干,让我们营屋和造舟造车;她们在广袤的大地上搭起凉棚,让我们有憩息之所;她们还用自己的冠盖,变幻着绿色、金色、褐色……

NO

4

《见字如来》

作者:张大春

本书是张大春四十六篇写自身与字词相遇到相知的散文,对他而言,字不只是字,字也是人生。当字与人相遇,每个字都是风景。它们曾经鲜活的痕迹,留存在诗词文本与时人心中,凝聚出不同时代的样貌,由一代代的惜字之人一一揭露、钻探,最后铭记下来。

书摘:字,反映了每一历史阶段的现实处境和价值取向。字的意义有时膨胀,有时萎缩,随时人而决。当竞争、比赛无所不在,甚至深切地挤压着我们的心灵,这些个字的其它意义就消解了。换句话说:这些个字的别种意义就死去了。除非,在一个无时不竞争、无处不竞争、无人无事不竞争的时代,我们若是肯低下头想一想:我们会不会是那竞技场上相互残杀的格斗士呢?我们是不是某种权力意志所驱使的战俘或奴隶呢?

NO

5

《英国特工阿申登:毛姆短篇小说全集3》

作者:毛姆/译者:陈以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已是知名作家的毛姆受英国军情六处派遣,赴欧陆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后以这段亲身经历和见闻为素材,创作了一系列独立的短篇小说,结集成册,即《英国特工阿申登》。在书中,他以特工阿申登作为串联故事的人物,通过兼具文学性与真实感的叙事、诙谐犀利的风格,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群像。

书摘:生活不在十几岁的青春里,而在未来成年人的世界中……我一直都没有想好,干这一行到底是该找对此很有激情的人,还是那些置身事外的。有些人对我们的敌人有种不共戴天的仇恨,干掉对方时那种满足感就像是他们报了什么私仇。当然他们干起活来也分外投入。但你是另一类,是吧?你把这当成下棋,哪方输赢都无所谓。我还没有想明白这件事。当然有些工作正需要像你这样的人。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作者:约翰·伯格/编者:杰夫·戴尔/译者:任悦

本书是约翰·伯格过去五十年“写摄影”的文章精华,由英国作家杰夫·戴尔悉心编选,全面收录了他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名篇,以及此前未见收录的、他为展览或图册撰写的评论。24篇文章代表了约翰·伯格有关摄影写作的最高水准,他不仅教会我们观看摄影,更教会我们观看世界。

书摘:摄影承载了一种见证,人类正在给定条件下实施自己的选择。一张照片就是这个过程的结果,反映摄影师的决断——他认定照片中的这个特别的事件,或是这个特别的物件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一张照片是它所记录的事件的一条讯息。这条讯息若被解码出来就是:我已做出决定,我之所见是值得被记录下来的。无论是非常难忘的照片,还是平凡的快照,皆是如此。

《宋徽宗》

作者:伊沛霞 /译者:韩华

伊沛霞教授积数十年之力撰成《宋徽宗》,成为英文世界为这位皇帝撰写的首部完整传记,她以现代史家之眼,抛开中国传统史学符号化的道德评价,以“了解之同情”的现代学术立场与现代政治观点。

此书从宋徽宗自己的视角出发,再现了北宋末期的历史与时代风貌。

书摘: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大的政治分歧都在新政的支持派和反对派之间产生。1069年,在徽宗出生的十多年前,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政。这些政策涉及政府事务的方方面面,从科举考试制度到平民百姓的差役。新政中争议最大的是对农民实施青苗法、将劳务换为税收的募役法,以及征收商业税并使政府参与贸易的市易法。事实证明,推行新政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每次有新政策宣布,曾为神宗的父祖效力的前朝老臣就猛烈抨击。

《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

作者:大原扁理 /译者:吕丹芸

本书探索了一种不用赚太多钱似乎也可以生活无虞的方法。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我们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

书摘:在这里,我想要向大家传达“没有手机也是一种选择”!而且我也证明了没有手机仍然活得下去。以前大家没有手机也可以生活,太过方便的人生反而有点乏味。现代人似乎在等人或是有什么事却联络不到人时,都会感到不安。以前就算一直等不到人,也总有办法解决的不是吗?但也有让我觉得难过的地方,就是我只不过因为没有手机,就没通过打工的面试。我也曾经因为没有手机,所以没被二手书店录用。我很想告他“手机歧视”,我把我的主张称为“手机解放生活”。◎林笺语

NO

6

NO

7

NO

8

新闻推荐

“找技术 到上海!”政协委员建议上海建技术转移梯级市场

身为中国最大经济城市,何以体现长三角一体化“龙头”担当?科创板落地,对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力几何?业已跻身世界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9年“最佳态度”书单 “不要只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样的说教,我们听过太多!一辈子其实很短,而阅读的路却很长。读书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如果不爱上一本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