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宇
干部是不是组织所需要的干部,干部到相应的岗位能不能干好工作,是组织部门应该考察的重点,因此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前提是精准识别干部。这就要求组织部门日常全面掌握被考察干部的信息,到选人用人之时,才能选准选对。
考察干部不能搞突然袭击。以传统的个别坐谈、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考察方式了解的情况不一定真实,比如有些同志不想得罪人,对一个同志只捡好的说。有的干部在单位表现并不好,也不受欢迎,但每到考察的时候,同事对他的评价特别高,其目的就是想早点把他送走。突击考察的时间有限,而考察的内容无限。仅通过一件事、一次考察选用干部,偶然性高、失准概率大。要把干部考察真实、准确,需要平时多在考察上下功夫。
在一线工作中考察干部日常表现。考察一个干部怎么样,不一定非要等到职务调整或换届,平时以适当的形式深入干部工作的地方观察了解,以群众的身份接触干部,看其对待群众的态度,这种暗访式的考察更能符合实际,结果也更真实。通过干部工作的领导风格、一贯表现考察其政德,通过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的常见作风中考察其廉洁情况,通过日常工作作息时间、下村入户频次考察其勤勉意识,通过显绩、潜绩和为民办了多少实事来考察其从政实绩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在干部提拔任用时才能作出更加科学、更为准确的判断。
多走访听取口碑评价。一个干部怎么样,群众是最清楚的。多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既要引导群众说真话、讲实情,也要谨防少数群众出于个人目的歪曲事实。要深入干部居住的地方,了解干部在邻里和社区中的印象,识别其为人处事作风。切实知晓干部的生活圈、朋友圈、娱乐圈,了解干部的志向趣味,尽可能多地听取与干部有往来的人对干部的不同评价,多方面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让那些会干事、能成事、口碑好、评价高、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建好动态档案绘好干部肖像。干部的档案要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数据,掌握干部的最近情况。用事实说话,不因一事、一时、一地干部的行为对干部存有偏见。根据平时对干部的考察、认识、了解,绘准干部在不同岗位不同时期的肖像。一方面要把那些适合当任正职干部、副职、专业干部的人才在相应的干部缺位的时候,及时、快速、准确选出来,为岗位所需、职务任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把那些目前还不适合担任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或一般领导干部的干部辨别出来,暂时不予提拔重用。让不具备领导才能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是对那些有才能而未得到提拔的干部的一种打击。
组织部门考察干部需要微服私访,多听、多看、多问,善于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了解干部的真实工作情况,收集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表现,闲时为干部选拔任用掌握准确一手材料急时用才能用得上。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记者赵琬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APP、互联网群组、公众账号管理的通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