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反向”春运

来源:新京报 2019-02-03 01:00   https://www.yybnet.net/

2019年1月26日,北京站,来自江苏的闫莉(右一)与大姐在车站接母亲与小妹的女儿。闫莉与大姐都在北京结婚生子,如今母亲每年都会来北京两次。 1月26日,由于姐姐在北京治病,李晶(中)将父母接到北京过年。 1月26日,孙丽(后)和从辽宁过来的婆婆与孩子。 1月26日,来自河南的路国勇(左一)和来京过年的亲戚们。 1月26日,来自吉林的老君(右一)夫妇和父母。

1月30日,春运第十日,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口大迁徙”进入高峰期。北京站北广场,来自湖北的“80后”李钊难掩兴奋,他的父母即将到站。为了方便父母在人群中辨认出他,李钊在大风中脱下了棉帽。

今年,李钊说服父母来京过年,他决定趁着春节假期带二老看看公司,逛逛庙会。

近两年,越来越多像李钊一样的子女将老家的父母接到他们扎根的大城市过年,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春运。

反向春运的流行有诸多因素:宗族式家庭向三口之家转换、过节观念变化等。其中,交通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回家车票一票难求、回家时间过长,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没有工作限制的老人与小孩在时间安排上更从容,反向交通票好买、价格更低。如此,反向春运也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于是,临近春节,在大城市的火车站、机场开始出现这样的年轻人,他们翘首以盼,不是等待回家,而是在等“家”来到身边。

孙丽也是北京站接站队伍中的一员。对婆婆带孩子坐火车,孙丽显得很不放心,她不时打开手机,备忘录上写着一行字:“D52,辽阳-北京,12点到。”孙丽说,如今老人越来越多,火车站如果能多一些针对老人的服务,我们才更放心。

列车准点到达,孙丽的泪水已在眼眶打转,反而是婆婆,脸上洋溢着笑容:“来北京过年挺好,见见世面。”她说:“在哪儿过年不重要,团聚才最重要。”

在北京,还有许多人在为“反向”的春节做准备。来自吉林的老君,儿子已在北京找好了工作,今年老君一家三代将在北京团圆。来自河南的路国勇,一家人已在丰台订好了年夜饭。孙奇一家则与小姨带上刚到北京的姥爷,出发前往俄罗斯旅游过年。

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反向春运与“回家过年”并不冲突。家人在哪,哪就是家,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郑新洽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2018年市委深入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群众身边“微腐败”综述 以民意为导向以满意为目的

向茂华本报记者曾媛正风反腐,莫轻涓流。今年以来,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大...

相关新闻:
映衬时代主题2019-02-03 01:00
猜你喜欢:
评论:(“反向”春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