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套农民新变迁:家门口打工 开汽车上班□新华社记者 陈 磊 于 嘉 李云平

来源:右江日报 2019-02-03 09:06   https://www.yybnet.net/

五原县农民在鸿发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包装葵花籽。□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位于河套平原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头道桥镇民建村,几乎家家门口停着一辆小汽车。这个农业比较发达的村庄,小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这几年经济条件改善了,村道都硬化了,村里买车的人越来越多。”51岁的村民刘润说,在村民眼里,汽车已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

提起自己的车,刘润说,这是她和丈夫在村里的企业工作后挣钱买的,开车上下班、出远门,方便多了。

2012年,刘润和丈夫把家里近20亩耕地流转给经营采摘、农家乐和绿色农家食品的农业现代化企业。2014年,夫妻俩决定来这家企业工作,从农民变身为工人。

“以前还想去外地打工,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工作稳定、薪资不错的企业,省下放假、过年来回奔波了。”刘润说。

民建村不少农民也把土地流转给了农业现代化企业,自己在企业里当上了工人。这家企业的办公室负责人李雪说,每年最忙时有380多名农民来打工,长年在企业工作的本地农民有40多名。

刘润每年抽出近10个月在企业工作,主要管理大棚果蔬种植,并在农家乐餐厅帮忙,一年收入3万多元。剩下的2个月,她就在自家留下的10亩地里种些经济作物。她的丈夫肖永和也在企业工作,主要负责水电和机械维护,年薪5万元。“以前种30亩地,年收入也就三四万元,现在一年能挣8万多元。”肖永和说。

像民建村的刘润等农民一样,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一些农民也过上在家门口打工、开汽车上班的生活。五原县隆兴昌镇荣丰村54岁农民赵小区,在离家1公里外的葵花籽加工贸易企业当包装工,一干就是6年。

她说,一个班12小时,两班倒,主要是把加工好的葵花籽装入包装袋和包装箱,工作不怎么费力,一个月能赚4000多元,一年下来,比她丈夫在家里养羊还多赚1万多元。

“家里这两年生活好了,买了辆车,遇到刮风下雨、天寒地冻的时候,爱人就开车接送我上下班。”赵小区说。

在巴彦淖尔市不少农村,从事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相关领域的企业近几年纷纷涌现,绿色有机的农家食品和土特产品,受到市场青睐。河套农民在家门口给这些企业打工,也成了一股新风,近些年很少有外出打工者,以前出去务工的也纷纷回到家乡谋职。

(新华社呼和浩特2月1日电)

新闻推荐

哈牡高铁“90后”通信员工:跋涉在极寒深夜

1月29日晚8点,李磊和同事从牡丹江通讯车间办公室出发,一起“出天窗”。“天窗”作为铁路术语,指的是没有列车运行的时间段,“...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村庄在一场雪里2019-02-03 07:30
评论:(河套农民新变迁:家门口打工 开汽车上班□新华社记者 陈 磊 于 嘉 李云平)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