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秦巴山间的“稻香诗社”□新华社记者 李伟

来源:右江日报 2019-02-03 09:06   https://www.yybnet.net/

“寒风止步江南外,应是隆冬遇暖阳。日历偶翻年快近,秀竹已把笋尖藏……”临近年底,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得胜镇庙垭村李祖维家中人来人往,诗友们聚在一起,吟诵自己创作的诗词,喜迎新春的到来。

几个农民,舞文弄墨,诗词歌赋,很是新鲜。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组织:稻香诗社。

今年58岁的诗社发起人陈欣荣告诉记者,诗社成员大多在当地务农、做小生意。陈欣荣在镇上开了一家超市,酷爱诗词的他,这几年以超市为“聚点”,聚拢了当地不少爱好读诗、作诗的农民、个体户。2016年6月,陈欣荣邀请几名诗友一起研讨诗歌,并发起成立了诗社。

“起初,诗社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大家想见面了,就到几名骨干成员家里、门店或庭院聚。”陈欣荣说,一开始,大家作诗和交流多半利用手机,随着诗社成员增多,诗歌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后来,陈欣荣和诗社成员们凑钱,把大家的诗编印成册,封面印上“稻香诗”三个大字,诗社就这样有了自己的刊物。

诗社内刊《稻香诗》责任编辑姜奎高中未读完,打工回乡开了一家摩托车专卖店,还经营建材,白天忙生意,晚上就在店里排版、校对、修改、打印,忙诗社事务比做生意更激情满怀。

《插秧》《晒谷子》《登山》《乡下人家》《送闺女一中求学》……记者翻看了部分诗作,只从诗作的标题就可以看出来,诗社作品关注乡村生活、节气物候和个人心绪,富有浓厚的烟火气和朴实感。

如今,诗社成员琢磨格律,大家表示要远离“自由体”“顺口溜”。据统计,2017年以来,稻香诗社编印了6期社刊,另加一期《重阳特辑》、一期《脱贫扶志我先行》宣传特辑。诗社成员和积极分子创作古体诗词和现代诗歌1500余首,部分作品被刊发在公开刊物。

诗社凭自己的作品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得胜镇党委政府拨款为诗社添置了打印器材,鼓励支持诗社发展,这也鼓足了陈欣荣的劲头,他的理想是争取全镇14个村每个村至少发展3名诗友。

“茶因地蕴高香久,诗发天然吐芬芳。”70多岁的退休教师夏启军感慨着稻香诗社的人和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大家虽然都是基层劳动者,但是对生活都有自己的诗意追求。”

采访下来,令人不禁感慨。其实,无须臧否这些草根农民诗社成员的作品,让人真正感动的是这群人在奋进追梦的过程中,没有忘记感受生活气息。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

新闻推荐

这些日子 他们为身边的“火焰蓝”点赞

岁末年关,冰封的蓝色蒙古高原被浓浓的年味笼罩,赶集归来的人们满载着年货和喜悦,筹备着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人群中,一抹消防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秦巴山间的“稻香诗社”□新华社记者 李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