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四班 张雯瑾
随着“中国”逐步迈向国际化,开始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已不再只是一个国家名称,而是被赋予了无穷的内涵。就这样,“中国”因为自己的发展成为了形容词。成为了形容词的“中国”具有形容词的普遍特征,它具有一定的评价性,即好或坏。比如在“中国速度”,“中国质量”等词中,“中国”是富有国人骄傲涵义的,是拥有世界赞扬的。这样的“中国”受到所有人的尊敬。
“中国速度”既代表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小渔村、荒地变成国际中心城市的上海、深圳,又代表了中国几万公里里程的高铁,从每时300千米的速度将中国贯通一体;“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创造”是提高“中国制造质量”的同时加入创新思维。这样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最美中国式”提升了中国的魅力,成为各国标杆,领导着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向美好幸福的未来奔赴。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中国”在成为标杆的同时也被套上了质疑的帽子,此起披伏的“戏虐调侃”从未停止。
媒体上出现大量议论中国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层出不穷。“中国式接送孩子”无情的揭露了家长的溺爱,孩子的自私自我与不独立,如此该如何谈“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无一不体现中国人道德秩序的混乱,如此又该如何建设和谐社会;“中国式教育”的压制刻板,“唯分数论”下养成的畸形思维,如此该如何培养新型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我们在质疑声中担忧并反省,这是值得庆幸的。“中国式”的价值取向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中国人。从自我约束开始,创造出“中国式文明”;一点一点的改变,建立良好家庭教育,顺应时代需求进行改革,让“中国式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利器。“中国”成为形容词是对一代代中国建设者们最好的肯定,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新时代下的中国人要更加努力,将“中国”这个形容词赋予更多的褒义。“中国”必将成为让每个国人倍感自信的字眼。
指导老师:陈勇
新闻推荐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21日表示,民政部注意到了在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和公益金使用管理当中的漏洞和隐患,将从制度入手来堵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