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5%
2014至2018年,合肥市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五年来,企业户数年均增速25.95%,远超过改革前15.66%的年均增速水平;企业注册资本年均增速45.29%,高于改革前18.99%的年均增速水平。
384.02万元
2018年,合肥市市场主体户均资本规模384.02万元,单体实力增强明显。其中,内资企业(非私营)和外资企业户均资本实力雄厚,户均资本规模分别为3684.35万元和559.07万美元。
“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名称自主申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2014年以来,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举措掷地有声,为大众创业“松绑减负”,合肥大众创业需求全面释放。2014~2018年,合肥市实有市场主体户数年均增速22.06%,注册资本年均增速44.84%;截至2018年底,全市市场主体实有数量83.84万户,总量居全省第一位。
市场主体户数跻身省会前十
当前,合肥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与“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稳中蓄力、稳中提质”的经济发展总体态势基本一致。截至2018年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83.84万户、注册资本(金)3219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29.7%。
值得一提的是,2014至2018年,合肥市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五年来,市场主体保持高速发展。其中企业户数年均增速25.95%,远超过改革前15.66%的年均增速水平;企业注册资本年均增速45.29%,高于改革前18.99%的年均增速水平。
市场主体增量的同时,个体“块头”也在增大。数据显示,2018年,合肥市市场主体户均资本规模384.02万元,较2017年增长7.58%,单体实力增强明显。从不同市场主体类型看,其中,内资企业(非私营)和外资企业户均资本实力雄厚,户均资本规模分别为3684.35万元和559.07万美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规模增长幅度较小,个体工商户户均规模增速最快,较上年增长12.71%。
据了解,2018年,在中部六省会中,合肥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同比增速排名第二,创业活力提升速度位居首位。在长三角城市中,合肥市实有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同比增速排名第一。合肥市实有市场主体户数已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
四类市场主体齐头并进
2018年,在市场主体发展高歌猛进过程中,各类型市场主体呈现出不同特点,均驶入“上升通道”。其中,实有私营企业数量较2017年增长了22.31%,较2014年增长了157.04%,在各类型企业中增速最快;实有私营资本总额较上年增长了29.68%,较2014年增长了400.21%。
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合肥市外资企业基本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截至2018年底,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286户,注册资本127.8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9%、20.6%,较2014年分别增长42.8%、102.9%,保持了小幅上升趋势。
截至2018年底,合肥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333户、出资总额118.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3.3%。数据显示,合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有所增加。 2018年,注册资本在100万~500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提升近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合肥市个体工商户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个体工商户共有45.80万户,资本总额为576.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6%、34.77%。
五大热门行业集聚八成主体
当前,合肥市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行业发展结构调整显现。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合肥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筑业”五个热门行业聚集了79.57%的市场主体数量。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比48.29%,该行业内70.06%的市场主体为个体工商户。
此外,从企业的行业同比增速来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五大行业企业同比增速靠前,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最快。·尹斐雯 本报记者 方娟·
新闻推荐
【两会声音】人大代表:降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 委员呼吁数据隐私安全亟待立法保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代表建议:降低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将定期体检纳入医保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