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秋天似乎来得晚一些,午后的阳光透过树隙散落在了一张张课桌,点点的光影都带着一丝秋的味道,暖暖的慵懒,在书页间轻轻摇曳,连着姿态也更曼妙些,带着那走过岁月的风尘痕迹慢慢融进散发着墨香的书页中去。
窗外是渐渐变黄的树叶,染上发尖的那一抹金黄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如果深吸一口气,在你身体里面留下的是独属于秋的那份暖融融的清香。
在教室里我独独喜爱窗边的位子,每次都会提早很多到教室只为了占有自己想要的小小的一方天地。
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就第一时间在窗台边的书桌上写作业,我的书桌在下午刚好是背光一侧,阳光并不会从窗外照进我的房间,但窗外的景色总是给人明澈的感觉。
每天晚饭后窗外总会传来朋友们欢快的叫喊声“下来玩呀!大家快下来玩呀!”这时我总会满脸堆笑得跑到妈妈面前狠狠地撒娇:“妈妈,妈妈,我可以下去玩会儿吗?”一边说一边眨着眼睛,妈妈也总是很严肃得盘问一番:“作业写完了吗?琴练好了吗?功课都预习了吗?”等等。
而这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得边使劲点头边铿锵地回答“嗯嗯,都做好了!都练好了!都弄完了!”然后还不等妈妈回答就一溜烟消失在窗外最后的那一抹晚霞中。
那时的窗外,都是童年一阵阵的单纯欢笑声,是消失在睡梦中再也回不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的窗外的欢乐总是那么真实那么触手可及,打开家门走下楼去便可去看到听到感受到那最纯粹的欢乐。那时的窗外是遗落在梦境深处的遥远的带着黄桷兰香味的童年。
上初中之后,因为学校坐落在城市的郊区,我便开始了住校的生活。在郊外的学校可以享受那些城市中所不可多见的美景——晚霞,流云,繁星,暮色中的犬吠,遥远稻田中传来的点点清香,山尖久久缭绕的雾霭流澜,和那天边融融的月色。
教室窗外是郁郁的樱花林,每到三四月份,在春色中悄悄绽开,似乎一夜便雪满了头。
那时的教室窗外刚好可以看见不远处连绵的远山,内心的世界或许想走出去看看山那边的风景,去听听那里的鸟鸣,去看看那里的樱花是否也会像这样慢慢地变换了颜色,去感受那里的四季是否也走得这样缓慢而温柔。
有时候想着去哪一个陌生的地方,坐在某个陌生的窗边,窗外会是什么样的风景,窗外是阳光还是星辰,是连绵的山峦还是一望无际的高楼大厦?
高中,我去到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上学,那时,家乡和童年,就只是火车窗外那些急速后退的山野湖海。
我终于远行,去到那个陌生的地方,坐在那个陌生的窗边。南方的冬季很少有树叶会落叶会变黄,更何况是在天府之地,当时我座位的窗外刚好可以看到一条掩映在葱茏中的小径,小径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故而也分外的茂盛,在树木的遮蔽下只能见到一个若隐若现的入口,不能看到尽头,当时正值文理分班的考试,对于成绩一直不太好的自己来说压力很大,我就常常坐在窗边,看着那条小径,朝朝暮暮。
曾经读到德国著名诗人黑塞的一句话:“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觉醒的人只有一项义务:找到自我,固守自我,沿着自己的路向前走,不管它通向哪里。”
我们知道这是我们自己的路,必须要走的路,只是需要勇气去接受,然后迈出去,就已经足够。
我仍然在最后做决定选择自己要走的路的时候真正从窗边走到了窗外,走进了小径,让阳光透过树隙散在我身上,真切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浮花浪蕊的人生啊,哪有那么容易折断。
沿着长江一路向东,在武汉,在桂子山上,我仍然沉醉于此时的窗外,我常常问我自己,现在窗外对于我来说是什么呢,是那些似乎很遥远的模糊不清的未来,还是那些俗世生活中的纷纷扰扰、沉沉浮浮?
有一天上课,老师在讲台上讲解诗歌时,突然问我们,你们仍然会去细细观察你们周边的生活吗,你们会为了一片落叶停下脚步吗,还会为了一声模糊的鸟鸣去寻找吗?
直到那时我才突然醒悟到这时的窗外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是那仍然珍藏于岁月中敏于感知的眼睛、是仍然想要站在窗边静静观察的心。
风景永远都是用来欣赏感受的,却不是用来错过和纪念的。虽然的确在岁月轰轰向前的列车中没有什么不是过客,但起码对于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来说,能安静得去欣赏周遭的事物,用最质朴的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感知美,即使已经错过,也未尝不可。
窗外的意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质朴而简单,只是用心,就好。
新闻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二维码冯丽朝代表是石家庄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名普通的布机挡车工,河北省劳动模范。今年她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