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融入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文化传承

来源:四川日报 2019-03-14 06:43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对三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来说,既深受鼓舞,又坚定了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在融入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文化传承。

“对于非遗文化,用是最好的传承,用是最大的发展。”贵州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代表说。

石丽平表示,为“活化”非遗文化,她们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花鼓、鸽子花、百苗图、民间故事刺绣六大系列220个品种苗绣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国、日本、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67个国家,一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3800人就业,看得见的效益、用得着的非遗,让村民保护传承苗绣的积极性大增。

6岁就跟着母亲学苗绣的苗族传统刺绣传承人韦祖英代表说,前些年,苗绣商品化程度低,年轻人在家刺绣赚不到钱,纷纷出去打工,苗绣一度处于无人绣、无人穿、平时压箱底的状况。近年来,她成立刺绣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发展,并不断开发新的苗绣产品,200多名绣娘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非遗文化重现生机与活力。

善用马尾制作绣品的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宋水仙代表说,近年来,她带着马尾绣产品参加了广东、上海、杭州等地举办的非遗博览会,拓宽了马尾绣的销路;同时,公司每年培训绣娘500人次,并积极与中央民族大学、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作,让马尾绣走进高校课堂,让水族马尾绣薪火相传。

“今年,我将继续创新产品,通过电商、展演等方式,推广马尾绣,让‘活化’的非遗文化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增强群众保护传承马尾绣的内生动力。”宋水仙说。

三位代表表示,她们将讲好非遗故事,开发更多高质量的非遗产品,在融入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她们希望国家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非遗技艺课程,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非遗驿站,让中国非遗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新闻推荐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木采油厂采油一队班长李彩云代表:工匠培养当破除三个“断”

李彩云(左)和工友保养采油树。陆军摄到采油队进行技术指导、筹备组建劳模工作室、撰写拟在全国两会提交的材料……记者眼前...

相关新闻:
诗情·画意·哲诗2019-03-14 06:42
猜你喜欢:
《刻在灵魂深处》2019-03-14 06:42
评论:(在融入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文化传承)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