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中、美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里发现了正在“吐舌头”捕食的甲虫。
这种甲虫学名突眼隐翅虫,是一类捕食性昆虫,至今在全球很多地方都能见到。由于“吐舌头”的过程转瞬即逝,关于这类昆虫在远古时代如何捕食,至今也没有准确记载。本次研究,古生物学者对两万多枚琥珀化石进行细致筛选,最终找到两枚“吐舌头”的突眼隐翅虫化石。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介绍,与青蛙和变色龙伸出真正的舌头不同,突眼隐翅虫伸出捕食的“舌头”其实是特化的下唇。将琥珀化石打磨到1毫米左右的厚度后,研究者借助显微镜还原了远古突眼隐翅虫捕食的真实场景:看到猎物的一瞬间,它们的下唇靠血淋巴的压力快速伸出,利用末端带有黏液的肉垫黏住猎物,并将其拖进上颚范围内取食。从化石里看,这只突眼隐翅虫伸出“舌头”的长度,可以达到体长的6成左右。
新闻推荐
把减税降费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各地各部门要打通梗阻,推动政策落地,把真招做实,把好事办牢。
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