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街道门面招牌应是“文明底色”

来源:广元日报 2019-03-27 01:01   https://www.yybnet.net/

左崇年

24日,有网友发帖称,上海市静安区常德路街道边店铺招牌整体被换成了黑底白字,看上去很不美观,还有网友吐槽是“墓地风格”。网友拍摄的几张图片显示,街边几家饭店的招牌都是黑底白字。区总工会对此高度重视,经现场核实了解,因区工人文化宫在外立面整治过程中,对店招店牌设计的颜色搭配考虑不够周全。静安区诚恳接受网友意见,并责成区工人文化宫及时整改。(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从新闻图片来看,确有其事,凸显街道边店铺招牌设计的不严谨,而且路边的花坛与黑底白字门面招牌相匹配,确有被网友称为“墓地风格”的事实。让人情以何堪?

应该看到,前几年,街道五花八门的门面招牌令人眼花缭乱。理发店叫“飞发走丝”、“小三发型”“疯干故事”;饭店叫“饭罪团伙”;服装店叫“衣冠勤售”;火锅城叫“八锅联君”还有什么“私奔吧”(旅社)“苍老师”(情趣用品)等店名令人浮想联翩。是城市里的视觉垃圾,如此名目繁多的戏说恶搞门面招牌,不伦不类,离奇怪诞,伤风败俗,不仅有违公序良俗和社会公德,且造成大众的视觉污染,有的甚至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这样的门面招牌不清理不统一规范不得了。所以城管统一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如今在全国不少地方,街道的门面招牌大都有城管部门统一定制,交由广告公司办理。目的是为了城市文明创建的“脸面”。应该说,统一门面招牌,是城市文明规划的必然要求,无可非议。问题是如今在不少地方定制的门面招牌没有统一规范化管理,城管部门没有进行统一的“政府采购”,招标广告公司定制,而是通过关系找来一些不具备广告专业设计的人员设计,所以就有了“墓地风格”的尴尬。

门面招牌“墓地风格”是城市脸面“难看伤疤”。门面招牌“墓地风格”并非小事一桩,而是关系到城市文明的程度。这种门面招牌有违公序良俗,有失文明大雅,造成公众视角污染,让人难以接受。这不是设计者的疏忽,而是管理者忽视了门面招牌的设计细节,把关验收不严,没有考虑到公众的感受。祛除城市脸面“难看伤疤”,防止类似不伦不类的门面招牌,我们既要倡导各种不同的风格,又要守底线,既要有文化的含量,更要有文明的底色,而不是随心所欲搞另类“奇葩风格”,有关部门应该为之把关,进行规范化管理,防止类似尴尬再现。

新闻推荐

重庆巴南区总工会创办“放学时光·成长营”

“自从有了成长营,我再也不担心孩子放学太早无人看管了。”日前,在重庆市巴南区“放学时光·成长营”教室里,鱼洞第二小...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街道门面招牌应是“文明底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