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春涛
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56万起,处理党员干部6.94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9万人,占处理党员干部总数的66.1%。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仅增加基层负担、致使基层干部疲于应对,更严重的是割裂了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败坏了党的优良作风。因此,个人认为四个“杜绝”最重要。
一要杜绝“调门高,落实差”。一部分人,对于上级指示,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摆出个“落实”的姿态再说。为表忠心,恨不得把“坚决拥护领导”的大字报贴到脸上,嘴里随时蹦出“坚决落实领导指示”。他们白纸黑字字字珠玑、誓言诺言天花乱坠;而私底下哪些可以落实、哪些打个哈哈、哪些坚决不能落实,心里却都有一个明白的“账本”。这些行为必须要杜绝。
二要杜绝“下级演、上级看”。目前,各种检查调研可谓是名目繁多。尽管三令五申严禁搞兴师动众、层层陪同,但这一不良风气却依然难有改观。有的工作组下基层检查,名义上“不让陪”,却事先打了招呼。迎检单位领导不迎接一下,面子上也过不去。有的地方和单位打着“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都用同一条路线、同一批对象来对付。上级抵达“被安排”的调研点,翻阅的是“精心准备”的材料,听到的是“反复斟酌”的汇报,看到的是“精心布置”的场景,见到的是“严格挑选”的对象,结果“现场”成了“秀场”。
三要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作风问题。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等工作服务作风老问题,好比如芒在背的硬钉子,容易发现,清理也不算难。有的单位“宁让群众多排队,不让职工多加班。”脸好看容易,是面子工程;事好办相对比较难,也是里子工程。这样一个难易、里外的对比,不难看出,这背后是一种“官僚主义导致的形式主义”,要坚决杜绝。
四要杜绝“推绕拖,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干事”。有的人认为,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只求不出事,宁愿不干事”, “只微笑不办事”“不贪不占也不干”“能推则推,能躲就躲”,凡事都不愿自己拍板,避免自己担责,该决策的不决策,该签字的不签字,把责任往上推、往外推,甚至有事层层往上报、层层不表态。
因此,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要全面提速审查调查工作,始终保持整治的高压态势,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四不放过”,即线索不调查不放过、查实不处理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对突出问题整改不力的单位,实行一案双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直接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新闻推荐
新华社银川3月26日电(记者邹欣媛吴天雨)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宁夏今年将把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