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荒地变良田农户笑开颜

来源:肥东晨刊 2019-03-27 10:54   https://www.yybnet.net/

○春天的田野充满生机 ○早上现摘的蔬菜 ○准备到地里摘菜 ○和老伴在地里摘菜 ○读农业科技方面的书 ○大片别人不种的地也不能浪费 ○种菜到城里卖一年增收不少□本刊记者赵杰

肥东有许多外出务工者,如今,随着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就业环境越来越优越,不多外出务工者都选择回家乡,要么种田、要么去厂里找活,要么自己创业。

肥东桥头集镇大韩社区的宣新国,就是这样一个外出务工人员。曾经,他在外打工三十年。几年前,由于母亲患病,他回家照顾。同时,多年的在外漂泊,也让他对家无比眷恋。如今,他和妻子干脆又在家里做起了田。

打工归来照顾母亲

五十多岁的宣新国是桥头集镇大韩社区人。老宣和妻子曾经长期在外地打工。与肥东许多在外务工的人一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宣新国外出务工跑遍了国内很多地方,连东北、新疆等偏远的地方都去过。

一直以来,宣新国做的都是瓦工。每每他外出打工时,妻子都陪伴其左右。2014年,母亲因病瘫痪,宣新国和妻子立即回到家中。“这么多年一直在外面飘荡,陪伴父母的时间太少。”一想到这,宣新国心里就无比的愧疚。

回到家中,宣新国和妻子细心照顾母亲。由于母亲已经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平时生活中的吃喝拉撒,宣新国都照料得无微不至。不过,由于病重,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利用荒地重新做田

从外面打工回家后,宣新国和妻子发现了家乡发生巨大变化。在母亲离世后,老宣和妻子决定,干脆留在家,不再四处奔波。夫妻俩经过走访发现,一年下来,家门口总会有一些别人家不用的土地。“何不把这些田利用起来,创造价值,这样也不会让田荒着。”宣新国想。

夫妻俩把这个想法与一些农户沟通,在得到许可后,他俩又重新做起了田。为什么说重新做田?原来,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宣新国就做过农田,“那时候,一边外出打工,有时也回来做做田、养养鸡。”他说。

据介绍,如今夫妻俩做的田约有70亩,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换季时种一些蔬菜。

当天上午,碰巧宣新国的妻子温家玉刚从镇上卖菜回来。“现在田里菜薹收得差不多了,早上去批发市场卖了一些,也零卖了一些,挣了五六百块钱。”温家玉说。

热心肠爱管“闲事”

说到在家种田与在外打工的区别,据夫妻俩透露:挣钱来说,种田要稍微挣得多一点,在外打工是一直都在忙,在家种田则是农忙的时候忙一些,平时还好。“现在国家政策好了,许多打工的都回来了。有的上班,有的做田,还有的自己当起了老板。”宣新国表示。

据了解,如今在农忙的时候,夫妻俩还请了几个工人,一般按每小时十元给工人发放报酬。

值得一提的是,在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宣新国夫妻俩在村里还是出了名的“多管闲事”。哪里有垃圾,哪里有杂草,甚至哪里路不平,夫妻俩总会做好事把垃圾清理、把路填平。“其实没什么,很正常嘛,这样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嘛!”宣新国笑着说。

新闻推荐

吉林租用4架直升机 巡护东北虎豹栖息地

吉林省敦化市的森林消防员在进行航空护林演练(3月20日摄)。记者从吉林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时值春季森林防火期,吉林省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甲醇出租车上路2019-03-27 10:54
评论:(荒地变良田农户笑开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