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的讨薪之路,在格尔木市法院法官的努力下,从立案到结案,仅用了5个工作日的时间。”3月8日,雷君海等12名农民工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官手中拿到了调解书,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2017年3月,雷君海等12名农民工跟着包工头姬某在工地从事扎钢筋工作。活干完后,姬某给农民工仅出具了一张欠条。为了讨要工资,雷君海等12名农民工前后跑了近两年,但始终无果。
后来,雷君海等找到格尔木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律师在办案当中发现,被告姬某无法联系。直到今年3月1日,法律援助律师才确定姬某被羁押在格尔木市看守所,3月11日羁押期满,即将释放。
“留给大家的时间只有10天!”在格尔木市法院立案庭,法官得知农民工的处境后当即决定特事特办,为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并专门安排2名工作人员办理12名农民工的立案手续。12名农民工,共11起案件,每天临近下班,2名法律援助律师还在紧张录入。立案庭工作人员对雷君海说:“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及时向院领导反映,第一时间落实。”
3月5日,案件很快被分配到格尔木市法院调解速裁中心。主审法官通过快立、快查、快控、快执等措施,3月6日一大早,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后,法官、法官助理、律师、农民工代表赶往格尔木市看守所。
一场特殊的审理在看守所里开始。格尔木市法院法官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做被羁押在格尔木市看守所里的姬某和农民工的思想工作。通过情理交融的话语、不偏不倚的态度折服了原被告双方,双方达成调解。
被告姬某对拖欠12名农民工工资的基本事实无异议,但提出有一名姓马的农民工此前曾经预支了500元,“法官立即和当事人联系,确认属实后,从应付金额中予以扣减,我们12名农民工工资的调解方案逐一出炉……”走出看守所,早已过了下班时间,雷君海握着法官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新闻推荐
3月27日,北汤村村民把可回收垃圾送到“可回收垃圾兑换超市”换取积分。从2018年开始,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北汤村实行垃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