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桥圩镇第三初级中学吕世伟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物理教学所面对的是新的目标和要求,是日益扩展的教学资源、日益广阔的视野、日益便捷的条件,这就要求将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被引入物理教学领域后,物理教学手段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不仅带动物理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可以促进物理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和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推动物理教学最终实现既定目标。
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物理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
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图、文、声、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的综合处理能力,实现有声、可视、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为物理教学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物理学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宏观和微观领域,它们的一些物理现象如“静电平衡”“光电效应”“链式反应”等,受实际条件的限制无法直接用实验进行演示,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将一些微观、不可见、变化太快或太慢的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景。
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物理教学的信息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把信息传达到学生,多数采用“粉笔加黑板”的简单手段。因为技术的落后限制了信息传递的容量,而采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地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扩大课堂容量,高效地使用课堂时间。在复习课上,利用银屏来展示静态的例题、利用摸拟实验动画来重现实验时的动态情景,既扩大课堂的容量,同时也便于学生回忆在新课学习时实验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至于复习课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讲解更多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时间复习巩固,丰富了课堂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教学信息量。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对网上多媒体信息的资源共享,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使物理教学过程从局限于课堂中的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物理课堂教学应当走向更多地运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在教师和学生的协作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例如在《热机》的教学过程中,设计运用网络自学的环节,让学生借助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对所研究的内容及其相关规律进行学习。在其后的展示课上,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并对所研究的知识进行讲解。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资源。在与教师协作交流中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向较灵活的学习活动,将传统教学的教师讲解为主变成自己掌握学习主动性的新型学习方式。
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探究性课题的研究,进而意识到他们自己所学知识与科学发展、社会生活的关联。在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自主搜寻、检索、分析、组合与探究课题有关的资讯,从而达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科探究学习中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例如在电路图连接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实验仪器未连接上,让学生自己用鼠标连接,如果出现错误则会出现事先设计好的错误结果,如电源烧坏、电流表冒烟等,利用课件知道错误的结果,又不会使元件受到烧坏,然后让学生做实物连接的实验,则减少了犯错误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
五、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物理教学手段,并不是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舍弃传统的物理教学手段,而是合理选择现代的教学手段,使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最终实现物理教学方式和目标的多元化。在教学中应深入研究教学媒体的基本性质及各种媒体的特殊性质,根据需要选择有效的应用媒体,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现场教学经验和智慧。
新闻推荐
小车驾驶证全国“一证通考” 公安部推出10项“放管服”改革新举措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记者10日从公安部获悉,公安机关推出10项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举措,包括驾驶考试等5类业务“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