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科技创建方面,公司建立了以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的钢铁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专职研发人员370人,牵头组建了“浙江省新材料业镍基耐蚀合金及管道产业技术联盟”。
近年来,公司积极与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钢铁研究总院等多家知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多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引进和培养各类人才为久立服务。
除了国内产学研合作,2018年6月,久立还在吴兴区组织部的“牵线”下,成功与英国利兹大学签约,并在利兹大学建立海外研发机构“久立腐蚀与完整性中心”。双方将在高合金不锈钢、镍合金不锈钢及其它合金材料开展腐蚀技术等研究合作。
在施泉兵看来,这次高端合作更是湖州市精准服务的一个集中体现。“从第一次见面,到后期谈判,再到最后签约落地,吴兴区组织部全程服务,”施泉兵印象深刻。
对于本地政府对企业的帮助,久立人有目共睹。1987年企业初创时,启动资金不足,创始人周志江近乎绝望。而当时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从银行贷到的95万元,成为了久立前身——湖州金属型材厂建成的“及时雨”。
此后,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州民营企业,久立迈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支持。
据施泉兵介绍,湖州市主要领导联系企业,在久立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来现场办公“一事一议”。同时,湖州市经信、商务、财政、人社等部门分管局长,平均每个月都会带队来企业问需纾困,解决实际问题。湖州市还会出台单独的政策措施给予企业帮助,这在久立对其他企业的兼并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尤其在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和协调上。“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则为企业办事大大提高了效率,令他们非常满意。
“此外,我们湖州人才政策力度非常大。”施泉兵举了几个例子:对来湖州创业或企业引进来湖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35万元、15万元、5万元的购房补贴;3.0版“南太湖精英计划”,对入选的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给予100-600万元资助,对特别优秀的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大力支持海内外湖商加快发展,给予“金象”企业高管团队100万元奖励等等。“这些政策为企业实实在在降低了人才成本,提高了吸引力。”施泉兵说。
有了这一坚强的后盾,久立一直安心扎根于此。为永久立下去,他们将继续坚持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不断推动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引领湖州市非公经济企业发展。
新闻推荐
南京,汉口路不大的一条马路,两旁绿树成荫马路中段,便是南京大学的校门暮鼓晨钟,春去秋来明天,5月20日正是南京大学117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