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歌,是许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甜美深情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作为一首传播很广、影响深远的爱情歌曲,人们首先是被它委婉优美的旋律所吸引,然后是被它真切动人的故事所打动。作为词作家,其职责就是要在百十来字的篇幅中,精心编织那个具有个性、特色的爱情故事。瞿琮凭借军人的执着和才华,愣是从边防军人的生活中发现并挖掘出了这个爱情故事,要想知道这个爱情故事是如何编织的,还是先赏析这首歌词《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克里木参军去到边哨,临行时种下了一棵葡萄,果园的姑娘阿娜尔罕,精心培育这绿色的小苗。啊,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葡萄根儿扎在沃土,长长的蔓儿在心头缠绕。”
按照瞿琮的说法,他是亲赴大西北走访了新疆才创作了这首作品。至于他是怎样被边防军人深深吸引,又是怎样被边防军人的生活、工作环境所深深感动,这就要靠读者自己想象了。笔者大胆猜度,瞿琮一定是听到了边防军人真实的故事,乃至爱情故事,因而萌生了要写这样一首歌词的冲动。
这是歌词的第一节,开门见山,先把爱情故事中的两个人物亮出来。一个是克里木,参军当了边防军人,入伍前悄悄种下了一棵葡萄苗。一个是阿娜尔罕,她是在果园工作的一位美丽、善解人意的姑娘。克里木悄悄种下葡萄苗之日,也是两颗相互倾慕的年轻的心怦然擦出爱情火花之时,只是词作家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暂且把潜台词隐藏了起来。瞿琮深深知道,要想让这个爱情故事感动天下人,一定要有拨动人们心弦的细节。“果园的姑娘阿娜尔罕,精心培育这绿色的小苗”“啊,引来了雪水把它浇灌,搭起那藤架让阳光照耀”“葡萄根儿扎在沃土,长长的蔓儿在心头缠绕”。这就是热恋中的姑娘阿娜尔罕的行为传真和心灵写照,如此美妙鲜亮的形象,不仅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而且可以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想。
“葡萄园几度春风秋雨,小苗儿已长得又壮又高,当枝头结满了果实的时候,传来了克里木立功的喜报。啊,姑娘遥望着雪山哨卡,捎去了一串串甜美的葡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歌词的第二节,顺藤摸果。一是“几度春风秋雨”之后,当年的葡萄苗如今已经结满了果实;二是“传来了克里木的喜报”,优秀的边防军人战果辉煌;三是“甜美的葡萄”,见证着克里木和阿娜尔罕的爱情修成了正果。瞿琮用深情幽默的表达方式,用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和极富感染力的情绪,快速而又清晰地把这个爱情故事讲完,并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余音缭绕的结尾,“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蓝精灵之歌》 俏皮天真
瞿琮坦言:“我写《蓝精灵之歌》时没看动画片,当时甚至不知道是哪个国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广东电视台引进很多国外动画片,打算配上本土的主题歌,请我来写歌词。我只知道讲的是一群蓝色精灵和一个坏人作斗争的故事,那坏人叫格格巫。我写歌词,老搭档郑秋枫配曲。第一稿交上去没通过。人家说你们怎么写得像是日本歌?难道不是日本动画片吗?一问才知道原来是美国动画片。我们花了半天时间改写,郑秋枫先在琴房谱写了一支欢快的曲子,我也很快填上了歌词。问我为什么一开头就写山的那边海的那边呢?因为我小时候特别爱看童话,童话不是经常这样开头——在山的那边,在海的那边,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这番坦言很能体现瞿琮直率真诚的性格,其实就是一段实话实说,为的是让我们更好地赏析《蓝精灵之歌》: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关心。哦,可爱的蓝精灵,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多欢欣。”
这是一个充满童真、童趣,通过成年人的视角歌颂和赞美可爱蓝精灵的歌词范本。歌词完全采用“白描手法”,即讲述了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故事,又塑造了代表孩童们的善良勇敢非常友爱的一群蓝精灵。
这里说的成年人,是满怀童真、童趣的成年人,不是落后保守、老气横秋的成年人。这里说的成年人,是要像少年辅导员那样既愿意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又熟悉他们好恶的成年人,而不是隔着辈儿指手画脚的成年人。诚然,瞿琮是前者,人过了不惑之年,仍然怀抱一颗童心,而且想做天文学家的少年梦一直陪伴着他,让他在创作之余总爱聊发少年狂。
这一切,让他创作的这首《蓝精灵之歌》,充满了勃勃生机和灵动的美,充满了自由自在随性的乐。即使是写斗智斗勇的场面,也是举重若轻地一挥而就,“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这就符合了无拘无束孩子们的天性,也是这首歌能够让孩子们喜欢跟着唱,并不费力就能把它记住的重要原因。
《月亮走,我也走》 自然风趣
瞿琮是一位擅长抒情的诗人,更是一位善于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精心编织爱情故事的词作家。《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已经充分显示了他在这方面卓越的真情和才华。《月亮走,我也走》更是拓宽了他在这方面的表现手法以及观察事物独特的视角。只要吟一吟《月亮走,我也走》,就会觉得自然风趣: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啊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俩话儿没说够。”
在瞿琮倡导的用口头语来创作歌词的作品中,《月亮走,我也走》应该是一个重要的例证。先看第一节,句句都是口头语,声声都是家常话,连“天上云追月,地下风吹柳”这样抒情味很浓的句子都充满了泥土气息,并且用口头语的形式进行了包装,足见瞿琮在这首歌词中对口头语的执着追求。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编织这个爱情故事,瞿琮也是轻车熟路、捷足即达。你听“阿哥去当边防军,十里相送难分手”,你听“月亮月亮歇歇脚,我俩话儿没说够”,仅仅三言两语,就把美丽村姑对阿哥的挚爱、依恋之情刻画得传神、动人。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桥头。阿哥是个好青年,千里边疆显身手。啊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阿哥阿哥听我说,早把喜报捎回头。”
再看第二节,依然是口头语满天飞,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尤其是“晚风悠悠吹,小河静静流”这样情景交融的句子,仿佛是从口头语的染缸里捞出来的,既顺溜又爽气。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编织诱人的爱情故事,瞿琮最能拿捏分寸,该含蓄就含蓄,该直率就直率。你听“阿哥是个好青年,千里边疆显身手”,你听“阿哥阿哥听我说,早把喜报捎回头”,仅仅一分赞美一分期盼,就把这段美妙的姻缘交代得黏黏糊糊、亲亲热热。
这首歌词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歌名让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从这首歌词的歌名可以看出瞿琮是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创作时的发现者。笔者在儿时,每当夜晚行走在小河边、公路旁,头顶上总会有一轮明月,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在走,月亮也跟着走,我不走,月亮也停了下来。相信瞿琮就是利用了这种类似的经历和体验,巧妙地把它转换成了《月亮走,我也走》这样的歌名。
这首歌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七言、五言民歌体的表现方式,为作品带来了叙述便利的同时,更增添了语言的魅力和神韵。
在清风湖论坛上,瞿琮曾经作过演讲,题目是《你以为你是谁》,他把人生的体验传递给听众:“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千万不要拿自己的挫折去折磨家人,更不要用别人的成功来践踏自己。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一定要把握三个要素:一、把握好奋斗的方向;二、脚踏实地,从不投机;三、真诚做人,聚集人脉。”当他讲完《树下抓兔子》的故事时,最后还忍不住补充了一句话:“人生之大忌就是一个‘贪’字。”
这就是生活中的瞿琮,与创作时的瞿琮,既互相印证,又互相激励。
新闻推荐
据新华网消息19日,全国10省份将举行2019年度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试前夕,多地对考试纪律做出安排部署,确保考试安全。从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