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市科协联合印发《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并在职称评价过程中采用分类评价标准和“代表作”评审。科普所研究学者、科普书作者、科普专栏作家、校外科普教育老师、博物馆讲解员等今后都可参与评职称。
“幸福来敲门”,科学传播专业不仅可参评职称,而且可以拿“代表作”参评,省略了许多“硬杠杠”,不必陷入“评审焦虑”。此举,对于科普行业从业者来讲,一方面拥有了职称晋升通道,让自己“更专业”;另一方面不必走常规职称参评“老路”,可另辟蹊径。
职称评审衍生“职称经济”。计算机、外语与论文,是职称评审“三驾马车”,其中一匹“马”不给力,都会前功尽弃。凭代表作评职称需要“科学传播”。对于一些新职业或刚增设的专业来说,职称评审能够较容易地“从新开始”,无需乘坐“三驾马车”,对于更多领域与专业而言,一直延续“传统职称评审办法”,有的只是局部调整与变动,但基本没有“伤筋动骨”,很多人依然为评职称伤透脑筋。鉴于此,能否让“凭代表作评职称”在更多领域与行业中试行?不妨让其“科学传播”,或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推荐
6月23日,一对夫妻正在北京世园会河南园展示传统非遗项目——提线木偶。当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河南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