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新华视点”聚焦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三大焦点 “操场遗骸”确认系16年前失踪者

来源:桂林晚报 2019-06-25 09:42   https://www.yybnet.net/

备受关注的湖南“操场埋尸”案23日有了最新进展:湖南省怀化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出具DNA鉴定结果确认,新晃一中操场挖出的遗骸,为2003年失踪的新晃一中教职工邓世平。

连日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新晃侗族自治县查看挖掘现场,走访办案单位、遇害者家属等有关各方,就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调查。

死者是不是失踪多年的邓世平?

6月20日,一具遗骸从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操场挖出。多方信息指出,这一遗骸极有可能是新晃一中16年前“失踪”的教职工邓世平,而且邓可能系新晃一中时任校长黄炳松的外甥———操场工程承包方负责人杜少平所害。23日下午,湖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经DNA鉴定,新晃一中操场挖出的遗骸确系“失踪”16年的邓世平。

记者在新晃县城随机访问了多位市民,不少人对于当年邓世平“失踪”一事都有耳闻。据新晃侗族自治县公安局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当地查获杜少平等人涉恶犯罪团伙。在深挖审讯杜少平涉恶犯罪团伙罪行时,调查重点之一就是2003年邓世平失踪案,杜少平等人承认了杀人埋尸的犯罪事实。根据杜少平等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现场指认,6月18日上午9时,当地警方对新晃一中操场开始挖掘。经过近两天的工作,从现场提取到人体骨骸以及衣服和可疑残留物。6月20日,该遗骸被送往怀化市公安局进行DNA检验鉴定。警方还提取了邓世平母亲、弟弟、妻子和儿女的血液标本,与遗骸物样本进行DNA比对。

死者因“操场工程质量”遇害?

邓世平的女儿告诉记者,邓世平2003年1月22日失踪前系新晃一中教职工,中共党员,1950年出生,在校主要负责基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邓世平的女儿认为,其父是因捍卫学校工程质量遭到黑恶势力暗算。她说,学校操场的工程质量由邓世平签字把关,针对“已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邓世平坚持原则,曾与杜少平闹过矛盾。“父亲说,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不会在验收单上签字。他在验收一段用石头砌好的墙时发现质量不合格,拒不签字。”邓世平的女儿介绍,当时邓世平还找来杜少平的舅舅、当时担任新晃一中校长的黄炳松一起查看。

邓世平家人称,怀化市教育局当时还接到一封匿名信,反映新晃一中操场修建中的经济问题,这封信转到了新晃侗族自治县教育局。杜少平怀疑这封信是邓世平所写,所以对邓世平更加嫉恨。“正是因为与杜少平的矛盾,导致邓世平被害。”邓世平“失踪”后,2003年1月25日,其妻谭某到县公安局报案。邓世平家人表示,报案后,新晃侗族自治县、怀化市公安机关都先后介入调查,但在他们看来,都是“不了了之”。

湖南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接到报案后,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多次现场勘查、走访调查,并组织了现场模拟实验,未能获取有价值线索。当时,也围绕杜少平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重点调查,但未能发现邓世平下落,也未发现其遇害的相关证据。

因该案仍在侦办中,警方未向记者透露杜少平的作案动机、手法等问题。

16年疑案背后有无“保护伞”?

这起长达16年的疑案为何一直未能突破,引发外界质疑。邓世平家人怀疑,杜少平和黄炳松社会关系复杂,且有多名亲属和朋友在当地多个党政部门任职,可能存在的“关系网”甚至“保护伞”。据介绍,怀化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已成立专案组,对杜少平背后的力量进行深挖。

怀化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连日来,纪委监委专案组已经调阅了大量公安笔录、卷宗、档案等资料,与数十名有关人员进行了谈话,寻找指向邓世平被害案存在“保护伞”的证据。

关于新晃一中操场工程质量及有关问题,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新晃一中原校长黄炳松已经从外地返回新晃,他目前否认对杜少平杀害邓世平一事知情,但承认在操场建设招投标不规范、预算超标问题上负有责任。”一名参与调查的负责人说。

记者获悉,新晃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已对新晃一中原校长黄炳松立案审查和监察调查。

一种说法

●如何缝补疏漏16年的正义?

16年了,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但没有一个人去揭露真相。

这个案件让人感到非常沉重。埋在湖南怀化新晃一中操场下的邓世平老师,16年后,才等来了真相最终揭露的一天。

有真相才有正义,是谁掩埋了真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为何一漏16年?我们要如何缝补疏漏的正义?

●正义疏漏是集体失职

问题首先出在受理邓世平举报的新晃县教育局。作为学校建设工程,应更为重视质量问题,接到举报后,教育局不仅没有启动调查,反而泄露了举报内容。在工程监理人邓世平蹊跷失踪后,就目前公开信息来看,教育局也未重视该举报,没有深入调查学校工程到底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和腐败问题。

紧接着是公安机关立案环节出了问题。对于一件高度可疑的人口失踪案件,公安并没有什么合理理由拒不立案。

目前从公开渠道无法查到2003年公安部门是否已有关于人口失踪案立案标准的规定,但到2005年,公安部已经制定了《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几种应当立案侦查的人口失踪案件,与本案有关的就包括“失踪人员在失踪前与他人有重大矛盾纠纷的”和“失踪原因不明,失踪时间超过3个月的”两种情形。

即使是根据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也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对是否存在犯罪事实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根据本案案发前存在举报的情况,公安应当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对本案进行立案侦查。

再就是作为法律监督部门的新晃县检察院没有履行立案监督职责。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也早已规定了检察院应当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行为予以监督。

●当年涉案人员依然难逃罪责

本案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时任新晃一中的校长黄某某。作为被害人的领导,又是黑恶势力杜少平的亲戚,也是案发操场的实际管理者,不论是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黄某某均难辞其咎。

最终导致案件沉寂16年真相未明的,则是相关部门和人员集体的沉默。从此次挖掘尸骨的情况来看,操场虽大,但仍然可以比较精准地定位在三百平方米的范围内进行挖掘,这说明犯罪线索一直以来都是明确且有根有据的。

16年后的今天,大家更关心的是追责问题。本案牵连的犯罪行为实际上比较简单,可能涉及故意杀人、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包庇等罪行。

但是一些人担心,时过境迁,就算查明当年一系列涉案人员,因为刑法上的刑事追诉期限问题,一些人可能会逃过刑事处罚。本案不存在此种担忧,因为本案属于“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案件,依法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所以只要查明本案事实,应当为此案承担责任的人将难逃法网。

●深入扫黑除恶缝补疏漏正义

操场埋尸16年,正义疏漏,个案中反映的却是一些地方基层的司法监督失灵,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现象。正义疏漏的根源在于,一些地方基层靠人际网络交织的权力和利益格局,铁桶一般,针扎不进,水泼不进。

本案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项“重大成果”,体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必要性。

此案最终浮现之日恰逢中央扫黑除恶第16督导组第7小组下沉怀化巡查期间。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巡查督导才能突破此案,打开地方治理的僵局,足以反映一些地方权力结构的症结和正义疏漏的根源,那就是缺乏有效可行的监督机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到2020年的第三阶段要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长效机制的其中一项核心的重要工作机制便是建立有效可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如果深陷基层灰色权力结构中的司法体系难以自拔,便应当以专项巡查、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方式,活化基层的司法政治生态。这样基层司法就会远离掩埋真相的操场跑道,而真正走上通往正义的法治跑道。

综合新华社、《新京报》

新闻推荐

百所高校预估在皖录取分数线

6月2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约百所高校来到合肥,面向安徽考生举办了高招咨询会。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

相关推荐:
上接第一版2019-06-25 09:24
“先考试后补证”2019-06-25 09:25
猜你喜欢:
评论:(“新华视点”聚焦湖南新晃“操场埋尸”案三大焦点 “操场遗骸”确认系16年前失踪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