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根据《条例》,未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个人可被处以50至200元罚款。距离《条例》正式施行越来越近,一个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代收垃圾网约工。客户线上预约,废品小哥线下上门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可达到万元以上。
对于代收垃圾网约工的出现,有网友调侃:“又想骗我去收垃圾。”无论从传统眼光,还是现代视角,代收垃圾都是典型的“脏活”“累活”,也是“体力活”。“没有哪一份工作不辛苦”,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他们不辛苦吗?一定程度上讲,只有辛苦的劳动,才有体面的收入,挣的都是辛苦钱,付出与回报成正比。
职业无贵贱。我们从过去的“三十六行”,到现在的难以具体统计有多少行业与职业,职业的扩容总伴着时代的脚步。很多“新职业”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正业”,正如网友所讲,新的技术孕育新的职业,岗位其实越来越多。这恰是一种突破——观念的突破、认知的突破、选择的突破,能让劳动的内涵与外延更丰满,让美好生活更丰富。
新职业站在“互联网+”风口,契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时代,或者讲,“创”时代激活新职业。当下,很多新职业都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互联网思维的结晶,同时,也被注入互联网品质与气息。职业“量的积累”其实正孕育“质的飞跃”,既表现在职业本身变化,更表现在创业创新之上,尤其是,当诸多传统行业纷纷与“互联网+”合体时,职业的率先起飞,必然会产生拉动力、起到示范性。
新闻推荐
【聚焦中国经济亮点】进出结构更优 抗压能力更强 广东外贸前5月形势观察
经历1月和2月春节因素下的波动,到3月的企稳向好,再到4月、5月的持续增长,广东外贸前5个月稳中提质,进出口总值达2.71万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