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曦
事实上,我们只要乘坐高铁,就能时不时听到广播员关于“无烟车厢”的友情提示,也能随处看到“禁烟”的图标和文字提醒。如果有“烟民”乘客烟瘾发作,非要来一支才“过瘾”,那么极易引发烟雾报警,导致列车自动降速甚至紧急停车。
近日,一段“17岁女孩躲高铁厕所抽烟致列车紧急制动”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一名女孩在列车厕所吸烟触发烟雾警报装置,导致车速骤降。有媒体记者从重庆铁路公安处获悉,鉴于女孩认错态度好,又是未满18周岁的在校学生,因此只是对她进行了严厉地批评教育,并处以600元罚款,而未进行限乘处理。
“高铁”即高速动车组列车,主要特点就是运行速度快,空间高度封闭;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营,也为了防止烟味、异味或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通过空调系统传播,车厢内专门设置了大量的传感器及检测设备,就连卫生间也安有烟雾报警器。事实上,我们只要乘坐高铁,就能时不时听到广播员关于“无烟车厢”的友情提示,也能随处看到“禁烟”的图标和文字提醒。如果有“烟民”乘客烟瘾发作,非要来一支才“过瘾”,那么极易引发烟雾报警,导致列车自动降速甚至紧急停车,严重影响列车的运行,也耽误全体乘客的时间。
按照我国现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均属于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应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而按照去年国家发改委、民航局、铁路总公司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旅客第一次“吸烟犯规”就会被纳入惩戒名单,180天内被限制乘坐列车;而第二次再犯,就会被终身限乘。
在此次高铁吸烟事件中,警方对涉事的未成年人可谓是“柔性执法”,手下留情了。女孩称“不知道高铁不能吸烟”,那不过是一种借口罢了;但她可能确实不知道卫生间的烟雾报警器如此灵敏,也没料到自己一时的“过瘾”会导致车速骤降,惊得“语无伦次”也并不奇怪。未成年人养成吸烟的坏习惯固然令周围的人“不待见”,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吸烟,更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和厌恶。但是错已经犯下了,也不能把孩子一棒子打死,以批评教育为主,辅以之相应的罚款,是警方在使用“自由裁量权”。至于为什么没有下达“限乘令”,也是站在当事人是在校学生的角度考虑,为方便其日后寒暑假出行而网开一面。
构建“无烟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在一些公共场所,尤其是相对密闭的交通工具上,烟民们应当严格遵守“禁烟”规定,不要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而在那些可吸可不吸的场合或是纯粹的私人空间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得有所克制和收敛才好,即便做不到彻底戒烟,也不妨尽量减少尼古丁的摄入。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更应当远离烟草危害,无论是父母还是学校都有责任加强教育引导,防止孩子染上烟瘾,成为小烟民。
新闻推荐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力量,雷锋等多个模范人物都曾激起亿万国人的道德热情。雷锋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支撑,以实践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