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来源:淮河早报 2019-06-26 13:31   https://www.yybnet.net/

北京、上海、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进行修法或立法,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有专家将这形容为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人民日报》(海外版) 6月24日)

“垃圾分类”的倡导在我国已然走过了20多个年头,但绝大多数地区还仅仅停留在倡导阶段。如今,“立法强制”或将成破解垃圾分类难题之关键。推行垃圾分类,对于早已习惯将垃圾混装的国人而言,是个不小的工作量,添置分类垃圾桶甚至还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如果没有强制性的要求,而仅仅限于倡导的话,绝大多数人没有动力更没有压力去主动践行。

相比践行垃圾分类带来的短暂“不便”,垃圾分类的长远益处却是利在千秋。在民众环保素质、理念短板尚未完全补齐前,通过立法手段来强制推进垃圾分类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超大城市先行先试,或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则是因为超大城市本身面临着较繁重的垃圾处理问题,“垃圾围城”已成为绕不过去的槛。二则,在这些城市强制推行垃圾分类,容易形成全民关注与讨论,近期上海垃圾强制分类就成了网络热议话题。可以说,这样的全民关注与讨论,也为其他城市提前打了“预防针”。

可见,这些超大城市立法强制推进垃圾分类,除了是在“自救”外,更被千百双眼睛盯着,切不可再重蹈倡导垃圾分类之覆辙。这不仅关乎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决定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成效。

这就要求在源头上科学立法,既要听取民众的意见,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让所立法规能更好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做好法规实施的配套细则,如处罚、惩处措施等,毕竟徒法不足以行。

当然,在通过立法强制推进垃圾分类时,还要进一步做好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与普及,并为民众践行垃圾分类创造尽可能便利的条件。只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与便利的垃圾分类条件齐头并进,民众感受到压力,也获得动力,才会尽快将垃圾分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困扰我们多年的垃圾分类难题或才能真正破题。

夏熊飞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董天知: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

新华社郑州电(记者王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